藴(藴)是什么意思
藴(藴)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藴(藴)yù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於問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影問合三(影文) 積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鬱 yù
紆物切 影物合三(影物) 氣血阻滯。
《詩·檜風·素冠》:我心藴結兮,聊與子如一兮。〔高亨注:藴結,鬰結,心裏憂鬰似結個疙瘩。〕
三國·吴·閔鴻《羽扇賦》:同藴隆於雲漢,咸慘毒於中懐。
煴 yūn ㄩㄣ 於問切 影問合三(影文) 没有火苗的火堆。
《詩·大雅·雲漢》:旱既大甚,藴隆蟲蟲(《爾雅》作爞。爞,云熏也)。〔《釋文》:藴,本又作煴。高亨云:藴通煴,悶熱。〕
《漢書·召信臣傳》:晝夜
蕰火,待温氣乃生。〔顔師古云:蕰火,蓄火也。〕
緼 yùn
於問切 影問合三(影文) 亂麻,舊絮。
《韓詩外傳·卷七·第三章》:(里母)即束藴請火去婦之家。〔趙懷玉云:藴,《漢書·蒯通傳》:作緼,亂麻也。〕
《太玄經·内》:
其緼袍,厲。〔注云:范本緼作藴。〕
藴-金瓶梅字典
藴
yùn 《广韵》:藏也。说文曰,积也。 於粉切 臻合三上吻影 又《广韵》:习也。 於问切臻合三去问影
蓄集。 老爹是个下部藴毒,若久而不治,卒成溺血淋之疾。(七九15下11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