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凿

凿(鑿)是什么意思

  • 凿通爵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
    凿通爵

    凿音jué。凿,上古属从纽药部;爵,上古属精纽药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凿的本义是木工挖槽打孔的工具。《说文》:“凿,穿木也。”通爵,古代一种酒器。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”(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在衣带钩上画龙,在酒器上画龙,在住室雕上花纹画龙。钩,衣带钩。按:一些注本将“钩”释为“钩形刀具”,不当。三个“以”,皆介词“在”,它的宾语“钩”、“凿”、“屋室雕文”前置。)韩愈《晚秋郾城夜会联句》:“泽发解兜牟,酡(tuó)颜倾凿落。”(脱去帽子搓揉头发,喝醉脸红使酒盏倾覆。兜牟,即兜鍪,头盔,古称胄。酡,喝酒脸红。凿落,通爵落,以金、银作装饰的酒盏。)白居易《送春》:“银花凿落从君劝,金屑琵琶为我弹。”(雕银花的酒杯斟满美酒,听从您劝饮;装饰金片的琵琶,用来为我弹奏一曲。)

  • 凿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凿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繁体字】: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záo△ ①凿子。挖槽打孔用的工具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。”(轮扁:制车轮的匠人名扁。椎chuí:槌子。)也用作施行黥刑(在脸上刺刻并涂墨)的工具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中刑用刀锯,其次用钻凿。”②凿开,挖掘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二之日凿冰冲冲。”(冲冲:凿冰的声音。)引申为开通,开拓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,然张骞凿空。”

    ㈡zuò△ ③榫眼,榫卯。宋玉《九辩》:“圜凿而方枘兮。”(圜:同“圆”。枘ruì:榫头。)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辐之入毂,各值其凿。”引申为孔穴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五凿为正。”(五凿:指耳目鼻口及心之孔窍。)又指隧道。《汉书·楚元王传附刘向》:“其后牧儿亡羊,羊入其凿。”④穿凿附会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。”⑤[凿凿]1.鲜明的样子。《诗经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扬之水,白石凿凿。”也单用“凿”。李白《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激扬之水兮,白石有凿。”2.确实。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三》:“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,皆凿凿可据。”也单用“凿”。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然据其所言,乃凿然中理。”⑥通“糳”。舂糙米为精米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粢食不凿。”(粢食:主食。)

  • 凿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凿zuò

    【繁体字】: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凿(鑿)”㈡。

  • 凿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凿záo

    【繁体字】: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①凿子,木工挖槽打孔用的工具。《论衡·效力》:凿所以入木者,槌叩之也。《庄子·天道》: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。②古代刑具,用以穿凿人体、黥面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中刑用刀锯,其次用钻凿。《庄子·在宥》:于是乎釿锯制焉,绳墨杀焉,椎凿决焉。[动]①凿开,冲挖。沈括《雁荡山》:如大小龙湫、水帘、初月谷之类,皆是水凿之穴。②穿凿附会。《通雅·疑始》:许氏之说凿矣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。

  • 凿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凿záo

    从凵丵声,形声,,12画。①凿子,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。②打孔;控掘凿井|凿岩机△开凿。③器物上的榫眼凿空|凿枘△穿凿|方枘圆凿。④确实凿凿。

    〈辨〉凿字繁体作鑿,从金,以凿为金制;糳省声,糳读zuò。简体作凿,可视为从凵丵声,凵读kǎn,象示凿出的槽;丵读zhuó。◇统读záo,不读zuò。

  • 凿(鑿)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凿(鑿)záo

    甲 金 

    凿,又称凿子,是一种锥状的铁器,用来挖槽或打孔。甲骨文的凿字,正象人手执一锤敲击铁锥凿物之形,故其本义除指凿子外,又有凿击、打孔、挖掘、穿通等意,引申为开通、开辟之义。

    [凿空]开通道路。又喻指捏造,凭空立论。

  • 凿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凿1záo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凿子,挖槽、穿孔的工具,木杆前端安有铲状刃口斧凿1。→②打孔在木板上凿1一个眼儿|凿1冰捕鱼|凿1壁偷光。③凿1一口井|开凿1运河。→①〈文〉用凿子凿出的孔穴;卯眼方枘圆凿1(方榫头对圆卯眼,比喻格格不入)。

  • 凿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凿2záo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明确;真实确凿2|言之凿2凿2。“凿”字统读záo,不读zuò。

  • 凿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záo 读音zuò ①凿子。②打孔;挖通。如:凿洞。

    ㈡zuò ①〔引〕榫眼;榫卯。如:方枘圆凿。②〔引〕孔窍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五凿为正(政)。”③〔引〕隧道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其后牧儿亡羊,羊入其凿。”④〔引〕确实。如:证据确凿。⑤〔引〕穿凿附会。《通雅·疑始》:“许氏之说凿矣。”⑥〔通〕通“糳”。舂糙米为精米。《越绝书》:“粗粝米每一石,舂得九斗为粺,又舂得八斗为凿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