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(臭)是什么意思
臭-古文字通假字典
臭
(幽曉xiu)讀為嗅(幽曉xiu),雙聲叠韻
郭店楚簡《語叢一》簡四六~四八:“其豊(體)又(有)容又
(色),又聖(聲)又臭又未(味)。”又簡五一:“臭,
(鼻)
(司)也。”按《爾雅·釋獸》:“鳥曰臭。”《論語·鄉黨》臭作嗅。
臭同嗅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臭同嗅
臭音xiù。臭的本义是气味。《说文》:“臭,禽走臭而知其迹者,犬也。”上古无论好闻的或难闻的气味都叫“臭”。汉代后,用于恶臭的“臭”由名词变为形容词,指臭味。上古“臭”用作动词时,指用鼻子辨别气味,即闻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梁而至者,则瞲(xuè)然视之曰:‘此何怪也!’彼臭之而无嗛于鼻,尝之而甘于口,食之而安于体。”(一会儿有人拿着精美干净的肉与好米,到他的面前,就惊奇地看着这些东西,说:“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呵!”他闻到香味在鼻子不满足,尝到它在嘴里感到甜美,吃到它在体内感到舒适。刍豢:刍,牛羊;豢,犬猪。这里指肉。)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利爵之不醮也,成事之俎不尝也,三臭之不食也,一也。”(佐食的人所献的酒不能喝尽,哀哭之祭不尝俎里的生鱼,多次嗅而不能吃,以上二者都是合于太古之礼的。醮,尽。)“闻味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口”写作“嗅”。
臭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臭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臭-古代汉语字典
臭chòu
【释义】:
见“臭”㈡。
臭-古代汉语字典
臭
【释义】:
㈠ xiù ①闻,用鼻子辨别气味。后来写作“嗅”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三臭之,不食也。”引申指嗅觉灵敏。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“天全,则神知矣,目明矣,耳聪矣,鼻臭矣,口敏矣。”②气味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口之于味也,目之于色也,耳之于声也,鼻之于臭也,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。”
㈡chòu ③秽恶、难闻的气味。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:“人有大臭者,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,无能与居者。”《说苑·尊贤》:“厨中有臭肉。”【说明】“臭”为会意字,从犬从自(鼻)。犬的嗅觉极灵敏,用以表示“嗅”的意思。参附录三。
臭-常用古汉语字典
臭
【释义】:
(一)chòu[名]恶臭,秽气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顾不得臭秽,只得上前打捞起来。《盐铁论·论灾》:故不知味者,以芬香为臭。[形]令人厌恶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不想却遇了一个又狠似他的,轻轻捉去,打得个臭死。《儒林外史·第六回》:从早上到此刻,一碗饭也不给人吃,偏生有这些臭排场。
(二)xiù[名]气味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[动]用同“嗅”。闻。《荀子·礼论》:三臭之,不食也。
臭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臭xiù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許救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曉宥開三(曉幽) 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殠 chòu
尺救切 穿宥開三(透幽) 腐臭。
《周禮·天官·内饔》鄭注:是别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。
齅 xiù
許救切 曉宥開三(曉幽) 用鼻子辨别氣味。亦作“嗅”。
《荀子·榮辱》:彼臭之而無嗛于鼻。
侑 yòu
于救切 于宥開三(匣之) 勸食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利爵之不醮也,成事之俎不嘗也,三臭之不食也,一也。〔《史記》作三侑之。〕
臭1-常用字详解字典
臭1chòu
从自从犬,会意,
,10画。①气味难闻
臭1虫|臭1气|臭1豆腐△狐臭1|口臭1。②惹人讨厌的,可耻的
臭1名昭著△遗臭1万年。③狠狠地
臭1骂|臭1揍。④方言。坏;失效
臭1子|臭1弹△手气臭1。
臭2-常用字详解字典
臭2xiù
①气味
乳臭2|铜臭2。②同“嗅”。
〈辨〉臭字从自从犬,本义为嗅觉之嗅,读xiù,后写作嗅。犬鼻子最灵,它能根据气味辨别踪迹。臭又表示气味,读xiù;表示难闻的气味,读chòu。
臭-敦煌俗字典
臭chòu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處溜反。”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S.610《啟顏錄》:“吾有一奇獸,能肥亦能瘦。向者寧馨羶,今來爾許臭。”
津藝22《大般涅槃經卷第四》:“如人瞰蒜,臭穢可惡,餘人見之,聞臭捨去。”
甘博003《佛說觀佛三昧海經》卷第五:“爲人卑賤,口氣恒臭,人所惡見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臰臭:上俗,下正。”
敦研196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七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:“眼目角睞,身體臭穢。”
敦研183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心悔熱故,遍體生創。其創臭穢,不可附近。”
S.2614《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》:“至一地獄,高下可有一由旬,黑煙蓬勃,臭氣勲(薰)天。見一馬頭羅刹,手把鐵杈,意[氣]而立。”
S.4624《受八關齋戒文》:“一者口氣常臭,二者所出言語人不信受之報。”
臭-汉语字源字典
臭xiù,chòu
甲
篆
臭的本义为嗅,即闻气味的意思。臭字由自(鼻的本字)和犬(狗)组成,指狗的鼻子。狗鼻子的嗅觉特别灵敏,故用它来表示嗅味之义。有气味才能用鼻子来嗅,故臭字又有气味之义,如“无声无臭”(没有声音和气味,比喻没有名声,不被人知道)、“其臭如兰”(表示某种东西的气味像兰花一样幽香宜人)等。现在,臭字读chòu,由一般泛指的气味变为专指一种腐烂难闻的气味,如粪臭、腐臭等。加“口”旁的“嗅”读xiù,表示闻气味。
臭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臭chòu
【释义】:
①
(气味)不好闻(跟“香”相对)
气味很臭|臭气|臭不可闻|臭豆腐。→②
令人生厌的;丑恶的
臭排场|臭德行(déxing)|臭名远扬。③
〈口〉(棋艺、球技等)低劣;不高明
这场球踢得真臭|臭棋。→①
〈口〉(子弹)失效
这颗子弹臭了|臭子儿。〇③
狠狠地
臭打一顿|臭骂一通(tòng)。
另见xiù。
臭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臭xiù
【释义】:
①
气味
空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|无声无臭|乳臭未干。→②
〈文〉闻,用鼻子辨别气味。现在通常写作“嗅”。
这两个意义不读chòu。
另见chòu。
臭-汉字异读字典
臭
㈠xiù ①气味。如:无声无臭。②同“嗅”。用鼻子辨别气味。如:臭觉。
㈡chòu 〔语〕作形容词。秽恶的气味。与“香”相对。如:臭味儿。
臭-金瓶梅字典
臭
(一)chòu 《广韵》:凡气之总名,俗作臰。 尺救切 流开三去宥昌 又《广韵》:殠,腐臭。尺救切。
秽恶难闻的气味。 你别要和那小淫妇儿一般见识,他识什么高低香臭!(七五27下8)温茶儿又好,热的
的死蒜臭!(五二6下8)恨起死鬼当初揽下的好货在家里,弄出事来,到今日交我做臭老鼠。(八九2上4)
(二)当作“貝”bèi,形近讹。 臭門(阙)珠玄(宫)。(七二14上11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