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(初)是什么意思
初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初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初-古代汉语字典
初chū
【释义】:
①开始。《周易·既济》:“初吉终乱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初盛而后衰者,不可谓常。”又为本原。《庄子·缮性》:“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。”引申为序次居第一。《周易·乾》:“初九:潜龙,勿用。”(初九:《周易》每卦六爻,爻分阴阳,第一爻为阳爻者,称“初九”。)②当初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初,郑武公娶于申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怨子如初也。”又为本,本来。《搜神记》卷十五:“既不契于初心,生死永诀。”方文《子房山》:“助汉以诛秦,初非好功业。”③才,刚刚。《史记·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》:“天下初定,骨肉同姓少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初一交战,操军不利。”(操:曹操。)
【说明】“初”为会意字。由“刀”、“衣”组成,表示裁剪衣料是制作衣服的开始。
初-常用古汉语字典
初chū
【释义】:
[名]①开头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。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轻拢慢捻抹复挑,初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顺帝初,再转复为太史令。②农历指每月开头几天,或开头的十天。白居易《暮江吟》: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《孔雀东南飞(并序)》:初七及下九,嬉戏莫相忘。[副]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不久。刚,刚才。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林嗣环《口技》:大儿初醒声。《战国策·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令初下,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。②表示时间的起始。起初,开始。刘鹗《绝唱》:声音初不甚大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初极狭,才通人。③表示此前未曾出现。首先,第一次。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:初作难,发于陈涉。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今上初郊,皇考赐爵为崇国公。④强调动作行为原本如此。本来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初不中风,但失爱于叔父,故见罔耳。罗钦顺《困知记》:二者初不相离,而实不容相混。
初-常用字详解字典
初chū
从刀从衣,会意,
,7画。①开始;起头
初步|初春△年初|开初|起初。②第一个;第一次
初伏|初版|初试|初出茅庐。③最低的
初级|初中。④原来的
初意|初衷。
〈辨〉初字从衣从刀,表示初民用刀割截兽皮而成衣,这是衣裳产生的开始;后泛指开始。
初-敦煌俗字典
初chū
S.545《失名類書》:“鴻飛上苑,初傳漢使之書。”[武周新字]
S.545《失名類書》:“錦雀初雊,玄駒初馳。”[武周新字]
S.545《失名類書》:“羲躔黃陸,識晝晷之初長;時襲絳衣,垂夜漏之將盡。”[武周新字]
P.2524《語對》:“初笄。”
S.545《失名類書》:“陰兔夜馳,璧輪初合。”
敦博072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四:“安住初法,能於後世說《法華經》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從刀。”
初-汉语字源字典
初chū
甲
金
篆
初字从衣从刀,表示用刀一类工具裁剪衣物之意。初字的本义为裁衣,引申为指事情的开始,又有原来、当初等含义。
[初心]起初的心愿。
[初文]文字学上指同一个字的最早写法,与“后起字”相对。
[初春]即早春、孟春,多指春季的第一个月。
初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初chū
【释义】:
①
起头的
初冬|唐朝初年。→②
开始的一段时间
明末清初|月初。→③
原来的
初衷|初愿。→④
第一个
初稿|正月初一|二月初十|初伏。→⑤
表示动作是第一次发生或刚刚开始
初婚|初犯|初诊|初来乍到|初出茅庐|初露锋芒|如梦初醒。→⑥
最低的(等级)
初等数学|初级中学。〇⑦
姓。
“初”字左边是“衤”(衣),不是“礻”(示)。
初-金瓶梅字典
初
chū 《广韵》:舒也,始也,从刀、衣,盖裁衣之初。 楚居切 遇合三平鱼初
①初时,早期。 至国初琐屑不堪。(四八13上3)自恨我当初不合地认真。(五二10下4)
②不久,新近。 一个青旋旋光头新剃,……黄烘烘直裰初缝。(八九7上1)
③词缀。 今月二十四日,有些微礼过门来,六月初二日准娶。(七7下3)
(又讹成:的、那)
初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