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鍖

鍖(鍖)是什么意思

  • 鍖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鍖chě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鍖”㈡。

  • 鍖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zhēn ①古代杀人时所垫的砧板,泛指垫板。元好问《八声甘州·同张古人观许由塚》:“见人问几度,夕鼎朝鍖。”②通“欿kǎn”。不自满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下》:“鍖然不满。”

    ㈡chěn ③[鍖銋rén]舒缓的样子。王褒《洞萧赋》:“行鍖鍖以和啰。”(行:且。和啰:声音迭荡相杂的样子。)

  • 鍖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鍖chěn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丑甚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徹寑開三(透侵) 《玉篇》:鍖銋(舒緩貌)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砧 zhēn ㄓㄣ 知林切 知侵開三(端侵) 古刑具,即刀下之砧板。

    《漢書·項籍傳》:孰與身伏斧質。〔顔師古云:質,謂鍖也。古者斬人,加於鍖上而斫之也。〕

  • 鍖-难僻字字典

    鍖zhēn

    【同音字】:斟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古代刑具。铡刀下的金属垫座。

  • 鍖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zhēn ①古刑具,即铡刀下的砧板。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身伏斧质。”颜师古注:“质,谓鍖也。……加于鍖上而斫之也。”②不自满貌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下》:“鍖然不满,退托于族。”

    ㈡chěn 〔复〕鍖銋:声音舒缓貌。《集韵》:“鍖、鍖銋,声不进貌。”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行鍖銋以和罗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