诤(諍)是什么意思
争同诤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争同诤
争音zhèng。争的本义是夺取,争夺。《说文》,“争,引也。”争又有谏诤,规劝的意思。王力《同源字典》:“诤是后起的分别字,以别于争辩的争,同时改读去声。”《苟子·子道》:“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,则封疆不削;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,则社稷不危;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,则宗廟不毁。”(从前,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有四位能谏诤的臣子,那么疆界就不会削弱;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,有三位能谏诤的臣子,那么国家不会有倾覆的危险;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,有二位能谏诤的臣子,那么宗庙就不会被毁坏。封,边界。)《墨子·公输》:“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;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。”(懂得了不该那样做却不规劝,不能算做忠诚;规劝却没有效果,不能说是坚强。)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,以死争太子;上详许之。”(太傅叔孙通引述古往今来的事例,以死谏诤维护太子;皇上假装允许。详,同佯。)“谏诤、规劝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言”写作“诤”。
诤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诤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诤-古代汉语字典
诤zhèng
【释义】:
①直言规劝。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运筹合上意,谏诤则见听。”(见:表示被动。)李白《比干碑》:“亲失而不诤。”②通“争”。争夺,争辩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有两虎诤人而斗者。”谢灵运《斋中读书》:“虚馆绝诤讼。”(讼:争辩是非。)
诤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诤zhèng諍
【释义】:
直率地规劝
诤谏|诤友|诤言。
不读zheng。
诤-汉字异读字典
诤
zhèng 〔又〕zhēng ①直言规谏。如:诤言。②通“争”。谢灵运《斋中读书》诗:“虚馆绝诤讼。”③诤人,古代传说中的小人,只有九寸高。即“靖人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