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枳

枳(枳)是什么意思

  • 枳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支照zhi)讀為支(支照zhi),雙聲叠韻

    陳簋:“隹王五月元日丁亥,曰:余陳仲孫,釐叔枳子。”枳原隸作和。李學勤《釋東周器名巵及有關文字》隸作枳,讀為支。“支子”見《儀禮·喪服》,即嫡長子之弟。又睡虎地秦簡《日書》甲有《反枳》一篇,云:“子丑朔,六日反枳;寅卯朔,五日反枳;辰巳朔,四日反枳……”文獻枳作支。《後漢書·王符傳》李賢注:“凡反支日,用月朔為正……辰巳朔,四日反支;寅卯朔,五日反支;子丑朔,六日反支。見陰陽書也。”按《説文》胑或體作肢,今通用後者。

  • 枳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支照zhi)讀為枝(支照zhi),雙聲叠韻

    江陵鳳凰山M六八遣策:“逗枳、錦因(茵)各一。”“逗枳”應即“桃枝”。《逸周書·器服》:“纁裡桃枝,素獨。”指一種竹席。又馬王堆帛書《五十二病方·鬾》:“禹步三,取桃東枳,中别為□□□之倡而笄門户上各一。”按《太平御覽》卷九六七引《典術》云:“桃之精生在鬼門,制百鬼,故今作桃人梗著門,以厭邪,此仙木也。”《隸釋》楚相孫叔敖碑:“少見枝首蛇。”洪适釋:“蛇有二首,謂之枳首。枳讀如枝。此言枝者,蓋是借用。”按《説文》:“枳,木似橘。从木,只聲。”不過依上文胑、肢異文之例,枳、枝通用應無問題。是一字之異,也不是毫無可能。

  • 枳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支照zhi)讀為肢(支照zhi),雙聲叠韻

    郭店楚簡《唐虞之道》簡二五~二六:“古者聖人……七十而至(致)正(政)。四枳,耳目明衰……”裘錫圭按語云“四枳”讀為“四肢倦惰”。

  • 枳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支照zhi)4

  • 枳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枳zhǐ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果树名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序官》:“橘逾淮而北为枳。”(逾:越过。)②通“疻”。伤害。《孔丛子·刑论》:“率过以小罪谓之枳。”

  • 枳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枳zhǐ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諸氏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照紙開三(端支) 枳木,似橘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疻 zhǐ 章移切 照支開三(端支) 傷害。

    《孔叢子·刑論》:不赦過謂之逆,率過以小罪謂之枳。

  • 枳-难僻字字典

    枳zhǐ

    【同音字】:只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落叶灌木,即“枸橘”。果实叫“枳壳”,可入药。

  • 枳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枳zhǐ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茎上有刺,叶为复叶,有小叶三片,开白色花,果实小球形,味酸。未成熟和成熟的果实都可以做药材,分别称枳实和枳壳。也说枸橘。

  • 枳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zhǐ 植物名。亦称“枸橘”、“臭橘”。灌木或小乔木。枳棘:多刺之树、恶木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。”

    ㈡(樴)zhí 〔引〕木桩。《尔雅·释官》:“枳谓之杙。”

  • 枳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