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制

制(制)是什么意思

  • 制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制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制1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制1zh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裁,裁剪。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“制1彼裳衣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贤主之用人也,犹巧工之制1木也。”引申为制造,制作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可使制1梃,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。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次制1十二筒。”(次:依次。)又引申为著述,创作。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至于制1《春秋》。”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制1兹八拍兮拟俳优。”(兹:此。八拍:八曲。俳pái优:扮演杂戏的艺人。)②裁决,裁断。《韩非子·人主》:“主有术士,则大臣不得制1断。”(术士:指法家人物。)《魏书·东阳王丕传》:“时有诸疑事三百余条,敕丕制1决。”义为制裁,制服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(武王)制1纣于牧野。”《鹤林玉露》卷八:“蜈蚣小于蛇矣,而能制1蛇。”引申为控制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赏罚者,利器也,君操之以制1臣。”《晋书·贺循传》:“循辞以脚疾,手不制1笔。”③禁止。《尚书·吕刑》:“苗民弗用灵,制1以刑。”(弗用灵:不听从命令。)杜甫《前出塞》之六:“苟能制1侵陵,岂在多杀伤。”④规定,制定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今也制1民之产,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音》:“故先王之制1礼乐也。”今成语有“因地制宜”。又为法度,制度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今京不度,非制1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别类》:“圣人因而兴制1。”(兴:创立。)特指帝王的命令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王为‘泰皇’,命为‘制1’,令为‘诏’。”

    【说明】“制”为会意字,从刀,从未(未犹木),表示以刀斫木之意。参附录三。

  • 制2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制2zhì

    【繁体字】:製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裁制,剪裁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2衣。”屈原《离骚》:“制2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(芰jì:菱。裳:下裙。)引申为制作,制造。《后汉书·樊宏传附樊准》:“百官备而不制2。”②撰写。《南史·褚裕之传附褚玠》:“卒于官,皇太子亲制2志铭。”也指撰写的文章,作品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至于先士茂制2,讽高历赏。”③式样。《汉书·叔孙通传》:“乃变其服,服短衣,楚制2。”

  • 制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制zh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①制度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先王之制,不宜则废之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。②规模,形制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增其旧制。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乃使人复葺南阁子,其制稍异于前。③宋代官署名。制置司。文天祥《指南录(后序)》:至高邮,制府檄下,几以捕系死。[动]①禁止,控制。王安石《读孟尝君传》:宜可以南面而制秦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秦有余力而制其弊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履至尊而制六合。②规定,制定。《礼记·明堂位》:制礼作乐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是故明君制民之产。③统率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廉颇、赵奢之伦制其兵。

  • 制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制zhì

    【繁体字】:製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动]①制造,制作。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制彼裳衣。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见所制蜡人。杜甫《高柟》:近根开药圃,接叶制茅亭。②裁制衣服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

  • 制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制zhì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征例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照祭開三(端祭) 裁也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則 zé 子德切 精德開一(精職) 法則。

    《史記·禮書》:擅作典制,褊陋之説,入焉而望。

    《三國志·吴書·孫權傳》:將軍胡綜議,以爲紀之禮,雖有典制,苟無其時所不得行。

    折 zhé 旨熱切 照薛開三(端月) 屈。拗折。

    《管子·霸言》:小國得之也,以制節,其失之也,以離强。〔王引之云:制讀爲折。古字制與折通。〕

    質 zhì 陟利切 知至開三(端脂) 抵押。

    《國語·吴語》:吴王懼,使人行成,曰:“昔不穀先委制於越君。”

    《國語·越語》:上天降禍於越,委制於吴。

    製 zhì 征例切 照祭開三(端祭) 製造。

    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:制彼裳衣,勿士行枚。〔制,《御覽》作製。〕

    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詩:制兹八拍兮,擬俳優。

  • 制1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制1zhì

    从刀从未,会意,,8画。造;作制1革|制1衣△缝制1。

  • 制2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制2zhì

    ①约束;限定;管束制2伏|制2止△压制2|节制2|管制2。②制度帝制2|所有制2。③规定;拟订制2定|制2订。

    〈辨〉制字从刀从未,未字古文字字形象树木枝叶茂盛重叠,详未字下;本义为用刀修理制止树木疯长。繁体製从衣制声,本义为裁衣,引申为造;作。二字本不同字,简化后归并在一起,写作制。

  • 制-敦煌俗字典

    制zhì

    S.318《洞淵神咒經·斬鬼品》:“天兵无衆,何可制止乎?”P.2170《太玄真一本際經·聖行品》:“戒律者,條制勅約。”[正字]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

    敦研004(2-1)《優婆塞戒經》:“如來了了智(知)諸法性,是故制之。”

    敦研320《修行本起經》:“阿夷自抑制,即便說偈言。”

    敦博004《道行般若經》卷第五:“弊魔不能制。”

  • 制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制zhì製①②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剪裁(衣服);切断裁制。→②做;造制革|制图|制作|制造|制剂|制品。③拟订;规定因地制宜|制订|制定。④制度;准则议会制|集体所有制八小时工作制|学分制|体制。→⑤强力管束、限定制裁|制伏|制空权|制止|管制|限制。

  • 制-金瓶梅字典

    zhì 《广韵》:禁制,又断也,胜也。 征例切 蟹开三去祭章

    控制、克服。 复著狼贪,为同僚之钳制。(四八9上9)一首红幡,一首黄幡,上书:“制魔保举,受炼南宫”。(六六6下6)

  • 制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