峙(峙)是什么意思
峙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峙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峙-古代汉语字典
峙zhì
【释义】:
①山屹立,耸立。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岩岩清峙,壁立千仞。”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乔岳峻峙。”(乔、峻:高。)泛指一般事物的屹立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通天訬以竦峙。”(通天:台名。訬miǎo:高。)又用于抽象的树立、建立。王安石《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》:“不为独行异言,以峙声名。”②止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常随潮波上下往还,不得蹔峙焉。”(蹔:同“暂”,暂时。)③储备。《诗经·大雅·崧高》:“以峙其粻。”(粻zhāng:粮。)《宋史·地理志二》:“刍粟峙积。”(刍:喂牲畜的草。)
峙-古代汉语字典
峙zhì
【释义】:
见“峙”㈡。
峙-常用古汉语字典
峙zhì
【释义】:
[动]①立,站立。《后汉书·河间孝王开列传》:景峙不为礼。王安石《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》:不为独行异言,以峙声名。②屹立,耸立。黄遵宪《游丰湖》:罗山峙其西。曹操《观沧海》:山岛竦峙。③对峙,对立。潘岳《为贾谧作赠陆机》:六国互峙。
峙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峙zhì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直里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澄止開三(定之) 《玉篇》:峻峙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庤 zhì
直里切 澄止開三(定之) 儲備。
《書·費誓》:峙乃糗糧。〔《疏》:峙,具也。〕
《詩·大雅·崧高》:以峙其
,式遄其行。
峙-难僻字字典
峙
【释义】:
㈠(zhì至)①耸立,屹立。如:对峙。②虾峙:地名。在浙江省舟山市。
㈡(shì侍)繁峙:县名。在山西省。
峙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峙shì
【释义】:
[繁峙]fánshì
地名,在山西。
另见zhì。
峙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峙zhì
【释义】:
高高地直立;屹立
对峙|耸峙|峙立。
另见shì。
峙-汉字异读字典
峙
㈠zhì ①耸立。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乔岳峻峙。”②通“痔”。具备;储备。《书·费誓》:“峙乃糗粮。”
㈡shì 〔专〕繁峙:县名。在山西省北部恒山和五台山之间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