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舟

舟(舟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舟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幽照zhou)讀為輈(幽端zhou),叠韻,照端準雙聲

    馬王堆帛書《戰國縱横家書·朱己謂魏王章》:“今不存韓,貳(二)周、安陵必貤(弛),楚、趙大破,燕、齊甚卑,天下西舟而弛(馳)秦,而入朝為臣不久矣。”影本注以為舟通輈,車轅。“西輈”是車轅西向。《魏策》與《史記·魏世家》並作“西鄉”,鄉即嚮字。與簡文意思接近。

  • 舟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舟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船。《诗经·小雅·菁菁者莪》:“泛泛杨舟,载沉载浮。”(泛泛:流动的样子。)苏舜钦《淮中晚泊犊头》:“晚泊孤舟古祠下。”又用如动词,掌船,乘船。《吕氏春秋·孝行》:“舟而不游。”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。”②环绕,佩带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何以舟之?维玉及瑶。”③古代祭祀用的器具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尊彝》:“裸用鸡彝、鸟彝,皆有舟。”(裸:祭名。彝:祭器。)④酒器名。苏轼《次韵赵景贶督两殴阳诗破陈酒戒》:“明当罚二子,已洗两玉舟。”

    【说明】“舟”为象形字,像船形。参附录三。

  • 舟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彭端淑《为学》: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,犹未能也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

  • 舟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ㄓㄡ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職流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照尤開三(端幽) 船也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周 zhōu 職流切 照尤開三(端幽) 周币,周遍。

    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:何以舟之,維玉及瑶。〔高亨云:舟,借爲周,環繞,佩帶。〕

    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:譬彼舟流,不知所屆。

    《管子·輕重甲》:立大舟之都,大舟之都有深淵,壘十仞。〔丁士涵云:大舟之舟,當作周,古字通用。大周謂四周廣大也。〕

  • 舟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象形,■,6画。船舟车|舟楫|舟子△轻舟|扁舟|龙舟|风雨同舟△同舟共济。

    〈辨〉舟字甲金文略象船形,篆书讹变,楷书作舟。舟字用为偏旁,表示和船有关的意思,有时也作声符。其用为偏旁在左,有时讹同冃,详见服字下。

  • 舟-敦煌俗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[正字]

  • 舟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甲 金 

    甲骨文、金文的舟字,象一只小木船的简单形象,其本义即为船。舟又用作器物名,古人称搁茶碗的小托盘为“茶舟”,今人也叫“茶船”。汉字中凡以舟为义符的字大都与船及其作用有关,如航、舫、舰、艇、艘等。

    [舟梁]浮桥,即连船为桥。又称“舟航”。

  • 舟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舟zhōu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同舟共济|一叶扁(piān)舟|泛舟湖上。

  • 舟-金瓶梅字典

    zhōu 《广韵》:舟船。 职流切 流开三平尤章

    船。 单题塞北以车马为常,江南以舟楫为便;南人乘舟,北人乘马,盖可信也。(四七1上7)一舟二橹,三人摇出四川河。(六十6下5)

  • 舟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