芧(芧)是什么意思
芧-古代汉语字典
芧
【释义】:
㈠zhù ①草名,即荆三棱,又叫三棱草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蒋芧青薠。”(蒋:草名,即茭白。薠fán:草名。)
㈡xù ②橡树。也指橡树果实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。”(狙公:养猴子的人。赋:分给,给予。)
芧-古代汉语字典
芧xù
【释义】:
见“芧”㈡。
芧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芧xù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象吕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澄語開三(定魚) 芧草也,可以爲繩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柔 xù
神與切 神語開三(船魚) 橡實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狙公賦芧,曰朝三而暮四,衆狙皆怒〔《釋文》:司馬云:芧,橡子也。〕
芧-难僻字字典
芧
【释义】:
㈠(zhù注)草名。亦名“荆三棱”。
㈡(xù序)古书上指橡树。亦指橡树的果实。
芧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芧xù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橡树;橡实。
另见zhù。
芧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芧zhù
【释义】:
古同“苎”。
另见xù。
芧-汉字异读字典
芧
㈠zhù 草名,即荆三棱。
㈡xù 〔专〕木名,即栎树,也指栎实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。”
芧-金瓶梅字典
芧
当作“茅”máo,形近讹。 冰花醉(碎),平铺芧屋。(五五15上6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