墜(墜)是什么意思
墜-古文字通假字典
墜
(物定zhui)讀為遂(物邪sui),叠韻
坭:“有余隹(雖)小子,余亡慚晝夜,巠(經)雝先王,用配皇天,簧黹朕心,墜于四方。”何琳儀、黄錫全《
坭考釋六則》云墜當讀為遂。引朱珔《説文假借義證》:“《易·震》:震遂泥。釋文:遂,荀本作隊。遂當為隊之假借,即今之墜。”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日夜不休,宣通下究,瀸於民心,遂於四方,還周復歸,至於主所。”高誘注:“遂,達。”按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是以陽脈下遂,陰脈上升。”集解引徐廣曰:“(遂)一作隊。”
墜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墜zhuì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直類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澄至合三(定微) 落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懟 duì
直類切 澄至合三(定微) 怨恨。
《楚辭》屈原《九歌·國殤》:天時墜兮威靈怒,嚴殺盡兮棄原壄。〔注:古本墜作懟。〕
墜-金瓶梅字典
墜(墜)
zhuì 《广韵》:落也。 直类切 止合三去至澄
①掉下。 逡巡见腊梅开,冰花墜。(五二15上11)虚飘飘花谷楼前墜。(五五14上4)臂腕落时墜飞砲,爪牙挝处几泥坑。(一6下4)
②下垂。 金累丝簪子,紫夹石墜子。(五二3下8)我只心口连小肚子往下鳖墜着疼。(三十7下1)
③通“缀”,联缀。(《广韵》:缀,连缀。陟卫切。) 等我白日里替你缝一条白绫带子……我再墜上两根长带儿。(七二18下6)又是这个银脖顶符牌儿,上面银打的八个字,带着且是好看,背面墜着他名字,吴什么元。(三九11下10)
墜-金瓶梅字典
墜(墜)
zhuì “墜”部件位置改换得形。
坠落。 逡巡见腊梅开、冰花墜。(五二15上11)虚飘飘花谷楼前墜,尚兀是芳气袭人衣。(五五14上4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