菹(菹)是什么意思
菹-古代汉语字典
菹zū
【释义】:
①酸菜,腌菜。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:“朝事之豆,其实韭菹。”(豆:古代盛食物的器皿。)《诗经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中田有庐,疆埸有瓜。是剥是菹,献之皇祖。”(疆埸yì:田界。菹:用如动词,做成酸菜、腌菜。皇祖:祖先。)②肉酱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麋鹿为菹。”又为古代一种酷刑,把人剁成肉酱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,身菹于卫东门之上。”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枭其首,菹其骨肉于市。”(枭xiāo:悬头示众。)[菹醢hǎi]古代酷刑,把人剁成肉酱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后辛之菹菹兮,殷宗用之不长。”(后:君。辛:商纣王的名字。用之:因此。)③多水草的沼泽地带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禹掘地而注之海,驱蛇龙而放之菹。”④枯草。《管子·轻重甲》:“请君伐菹薪,煮沸火为盐。”
菹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菹zū
【中古音】:
ㄗㄨ
【上古音】:
側魚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莊魚開二(精魚) 酢菜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沮 jǔ
將預切 精御開四(精魚) 潮濕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掘地之深下無菹漏。〔注:菹與沮通。〕
苴 zū ㄗㄨ 子魚切 精魚開四(精魚) 水中浮草。也指乾枯的草。
《管子·輕重甲》:次日絶菹,次日大雨且至,趣芸壅培,六時(自孟春至夏季)制之。〔許維遹云:菹與苴通。〕
菹-难僻字字典
菹zū
【同音字】:租
【释义】:
①多水草的沼泽地。②腌菜,酸菜。③菹醢(hǎi):古代一种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。
菹-敦煌俗字典
菹zu
S.76《食療本草》:“高昌人多搗白皮爲末,和菹菜食之,甚美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菹:菜。”“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。”
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菹zū
【释义】:
〈文〉①
酸菜。→②
切碎(菜、肉)
菹醢(古代酷刑,把人剁成肉酱)。
菹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