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酢

酢(酢)是什么意思

  • 酢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鐸從zuo)讀為作(鐸精zuo),叠韻,精從旁紐

    春秋銅器王子臺鼎:“王子臺自酢飤鼎。”徐王義楚觶:“勂王義楚自酢祭鍴(鍴即觶,作鍴或耑大概是勂即徐國方音所致,何琳儀説)。”按《儀禮·少儀》:“介爵酢爵僎,爵皆居右。”鄭玄注:“酢,或為作。”

  • 酢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鐸從zuo)讀為胙(鐸從zuo),雙聲叠韻

    一九四八年陝西鄠縣出土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:“四年,周天子使卿大夫辰來致文武之酢,冬十壹月辛酉……”酢讀為胙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記“(惠文王)四年,天子致文武胙”,與瓦書記載相合,且瓦書十一月辛酉亦與惠文王四年曆譜相合。按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:“凡王祭祀,賓客食,則徹王之胙俎。”賈公彦疏:“凡王祭祀,謂祭宗廟。有胙俎者,謂若特牲少牢主人受尸酢,户東西面設主人俎於席前,王受尸酢,禮亦當然。”孫詒讓正義:“賈疏謂以其胙者酢也,取王與尸賓相答酢之義,則是讀胙為酢,與《司几筵》胙席正同。”

  • 酢同醋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
    酢同醋

    酢音cù。酢的本义是一种酸性的调味料。《说文》:“酢,也。”(,酸味的酒。)段注:“引申之,凡味酸者皆谓之酢。”曹丕《与吴监书》:“南方有橘,酢正裂人牙,时有甜耳。”(南方有一种橘子,味酸得恰好象使人的牙齿裂开,偶尔有甜的罢了。)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佗传》:“佗闻其呻吟,驻车往视,语(yù)之曰:‘向来道边有卖饼家,蒜(jī)大酢,从取三升饮之,病自当去。’”(华佗听见他的呻吟声,停下车前去观看,对他说:“刚才来的路旁有卖饼的店家,从那里买蒜泥大醋三升喝下去,病自然会痊愈。”向,刚才。蒜,蒜泥。)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作酢法》:“四月四日可作酢。”(农历四月初四开始可以制作醋了。注:“酢,今醋也。”)“醋,酸味”义,后来更换声符写作“醋”。

  • 酢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cù ①醋。后来写作“醋”。《说文》:“酢,醶也。”《齐民要术·八和韲》:“即下美酢解之。”代指酸。《农书·梅杏》:“杏类梅者,味酢;类桃者,味甘。”(类:似。)

    ㈡zuò△②客人用酒回敬主人。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或献或酢。”(献:主人向客人敬酒。)引申为报答,酬答。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万寿攸酢。”(攸:所。)陆游《书感》:“有问莫能酢。”③酬神的祭祀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秉璋以酢。”(秉:持,捧着。)

    【说明】酢、醋。《说文》“醋”本为“酬酢”义,“酢”指调味用的“醋”,后代多用“酢”为“酬酢”义,而以“醋”为调味用的“醋”字。

  • 酢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酢zuò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酢”㈡。

  • 酢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酢zuò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在各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從鐸開一(從鐸) 醶漿也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作 zuò 則落切 精鐸開一(精鐸) 興起。

    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報以介福,萬壽攸酢。〔毛《傳》:酢,報也。又解酢借爲作,起也。〕

    胙 zuò 昨誤切 從暮合一(從魚) 祭祀後的肉,分給祭祀者,亦稱福肉。

    《管子·侈靡》:事道然後可以言名,然後可以承致酢。〔尹桐陽云:酢同胙,祭福肉也。〕

  • 酢-难僻字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(zuò作)客人用酒回敬主人。

    ㈡(cù醋)同“醋”。

  • 酢 醋-敦煌俗字典

    酢 醋cù

    敦研019(5-4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何等因緣,若酢若煖。”

    S.610《啟顏錄》:“覺其味極酢澀。”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[正字]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醋酢:上酸也;下酬酢字,今並作酢。”

  • 酢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酢cù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古同“醋”。→②[酢浆草]cùjiāngcǎo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叶含草酸,有酸味,掌状复叶,小叶三片,昼开夜合,花黄色,蒴果圆柱形。全株可以做药材。

    另见zuò。

  • 酢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酢zuò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文〉客人饮罢主人的敬酒,酌酒回敬主人酬酢(宾主相互敬酒)。

    另见cù。

  • 酢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zuò ①以酒回敬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酢,报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或献或酢。”笺:“进酒于客曰献,客答之曰酢。”②谢神的祭祀。《书·顾命》:“秉璋以酢。”传:“报祭曰酢。”

    ㈡cù 〔通〕“醋”的本字。《隋书·酷吏传》:“宁饮三升酢,不见崔弘度。”

  • 酢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