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辞

辞(辭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辞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辞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辞cí

    【繁体字】:辭、辤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讼辞,口供。《尚书·吕刑》:“两造具备,师听五辞。”(两造:诉讼的双方。师:断案的官。)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有诏即讯,辞服。”(讯:审问。)引申为申辩,辩解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子辞君必辩焉。”(辩:通“辨”,指辨明。)又《宣公十一年》:“‘诸侯、县公皆庆寡人,女独不庆寡人,何故?’对曰:‘犹可辞乎?’”(县公:县尹。女rǔ:你。)②言词,话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其将何辞以对?”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辞多类非而是,多类是而非。”(类:似。)引申为言之成文的,文辞。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。”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。”(书:信。贽:初次见面时的礼物。)特指政令之词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近者奉辞伐罪。”引申为理由,借口。《左传·宣公十七年》:“使反者得辞,而害来者。”(反者:逃回的人。)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挟天子以征四方,动以朝廷为辞。”(动:动不动。)③推辞,不接受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孟尝君固辞不往也。”(固:坚决。)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于是辞相印不拜。”(不拜:不接受授予的官。)④告别,离开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遂辞平原君而去,终身不复见。”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我从去年辞帝京。”(帝京:京都。)⑤文体的一种。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王粲长于辞赋。”(赋:文体的一种。)

    【辨析】辞、词。见“词”字条。

  • 辞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辞cí

    【繁体字】:辭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①文辞,言词。文天祥《指南录(后序)》:初至北营,抗辞慷慨,上下颇惊动,北亦未敢遽轻吾国。司马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。②借口,托辞。《论语·季氏将伐颛臾》:君子疾夫舍日“欲之”而必为之辞。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[动]①告别,辞别。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: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。《孔雀东南飞(并序)》:念与世间辞,千万不复全!②推辞,拒绝。《资治通鉴·孙权劝学》:蒙辞以军中多务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!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莫辞更坐弹一曲,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。③责备,责求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王使詹桓伯辞晋。④辞谢,辞去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是以人之于让也,轻辞古之天子,难去今之县令者,薄厚之实异也。文天祥《指南录(后序)》:于是辞相印不拜,翌日,以资政殿学士行。⑤致辞,解释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、厉兵、秣马矣。使皇武子辞焉。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辨》: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。

  • 辞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辞cí

    从辛从舌,会意,,13画。 ①文词;言词辞令|辞藻|辞章△修辞|卜辞|言辞|说辞。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辞赋|楚辞。③古体词的一种《木兰辞》。④告别辞别|辞行△告辞。⑤辞职辞呈|辞职信。⑥解雇辞退。⑦推托;躲避辞让△推辞。

    〈辨〉辞字繁体作辭,从辛省声;是金文的司字。辞的本义是狱讼,即就是否有罪进行争辩或揭发。前三个义项由它引申。简化作辞,从舌,舌表示舌辩。异体辤为另一字,从辛从受、受亦声,受刑是件屈辱痛苦的事,应该避免,受也是声符;后四个义项都是由它引申。今并作辞◇辞的义项①和词的义项①相通,故辞典亦作词典、辞令亦作词令、辞讼亦作词讼、辞章亦作词章;但大抵辞重篇章,词重语句,故修辞不作修词,词句不作辞句。

  • 辞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辞1cí辭*辤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文辞;言辞辞1藻|辞1令|说辞1|修辞1。→②古代一种文学体裁楚辞1|辞1赋。〇③姓。在“辞藻”“辞令”“辞典”等合成词里,“辞”也作“词”。

  • 辞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辞2cí辭*辤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不接受;推托不辞2辛苦|辞2让|推辞2。→②主动要求解除职务辞2去局长的职务|辞2呈。→③辞退;解雇把保姆辞2了|被老板辞2了。〇①告别辞2旧迎新|辞2别。

  • 辞-金瓶梅字典

    辞(辭)

    cí “辭”改“𤔔”符作“舌”表意得形,见《正字通》。

    告辞、辞别。 当下这普静老师领定孝哥儿,起了他一个法名唤作明悟,作辞月娘而去。(一百16上4)从此辞了大众,着上了禅鞋。……(五七4上10)次日早起辞别,望山东而行。(五五8上3)

  • 辞-历代避讳字汇典

    辞cí

    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,“辞”属其中之一。参见“2、哀”条之(一)。

  • 辞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