荡(蕩)是什么意思
荡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荡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荡-古代汉语字典
荡dàng
【繁体字】:蕩
【释义】:
见“荡”㈡。
荡-古代汉语字典
荡
【繁体字】:蕩
【释义】:
㈠ tāng ①[荡水]水名,后称汤水。源出河南省汤阴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荡荡东至内黄。”(内黄:县名。)
㈡dàng ②摇动。《左传·僖公三年》:“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,荡公。”(囿:指园池。)姜夔《扬州慢》:“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”引申为震动。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:“余心荡。”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百僚荡恐。”又引申为碰撞。柳宗元《三戒·黔之驴》:“稍近,益狎,荡倚冲冒。”(倚:挨近。冒:冒犯。)③洗涤,清除。《礼记·昏义》:“荡天下之阴事。”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扫荡仇耻。”④放荡,放纵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。”(知:智,聪明。蔽:弊病。)《荀子·荣辱》:“荡悍者常危害。”⑤平坦。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:“鲁道有荡,齐子由归。”(有:词头。齐子:指文姜。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嫁给鲁桓公为妻。)⑥博大,广大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荡乎!”[荡荡]1.广大辽阔的样子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”(党:袒护。)2.平坦的样子。刘向《九叹·离世》:“路荡荡其无人兮。”
荡-常用古汉语字典
荡dàng
【繁体字】:蕩
【释义】:
[动]①碰撞,冲撞。柳宗元《黔之驴》:稍近,益狎,荡倚冲冒,驴不胜怒,蹄之。②毁坏,破坏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必要弄得那人破家荡产。③激荡,起伏。姜夔《扬州慢》: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[形]渺茫,旷远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青冥浩荡不见底,日月照耀金银台。
荡-常用字详解字典
荡dàng
蕩
盪①②④
从水
声,形声,
,9画。①清洗
荡涤△涤荡。②摇动;摆动
荡漾△动荡|飘荡|摇荡。③闲逛,走来走去
逛荡|游荡。④弄光,清除
荡平△扫荡。⑤放纵
放荡△浪荡|淫荡。⑥平坦;空阔
坦荡|浩荡。⑦浅水湖
水荡|芦苇荡。
〈辨〉荡字繁体蕩,从水
声;
,
的繁体,读chāng。异体盪,从皿湯声,本义为洗涤器皿,它只是义项①②④的异体,与其它几个义项无涉。今并作荡。
荡3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荡3dàng蕩
【释义】:
①
浅水湖
芦苇荡3|荷花荡3。→②
同“凼”。
荡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荡1dàng蕩*①②①
【释义】:
①
冲洗
荡1涤|冲荡1。→②
摇动;晃动
荡1秋千|荡1舟|动荡1|晃荡1。③
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;闲逛
游荡1|逛荡1。→④
清除;弄光
扫荡1|倾家荡1产。〇⑤
空阔
浩荡1|坦荡1。
荡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荡2dàng蕩
【释义】:
行为放纵,不检点
荡2妇|淫荡2|放荡2。
荡-历代避讳字汇典
荡dàng
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,“荡”属其中之一。参见“2、哀”条之(一)。
彦按:“荡”为《诗经·小雅》篇名。《荡》之诗云:“荡荡上帝,下民之辟”,《郑笺》:“荡荡,法度废坏之貌。”其义盖由“荡涤”义引申而来。又,“荡”尚有动摇散乱之义,《荀子·劝学篇》曰:“是故权利不能倾也,群众不能移也,天下不能荡也。”在上者至怕政权不稳,天下动荡,故自忌见“荡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