逿(逿)是什么意思
逿-古代汉语字典
逿
【释义】:
㈠ dàng ①跌倒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王式》:“式耻之,阳醉逿地。”(阳:假装。)
㈡táng ②摇荡,冲击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周身热,脉盛者为重阳。重阳者,逿心主。”
逿-古代汉语字典
逿táng
【释义】:
见“逿”㈡。
逿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逿dàng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徒浪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定宕開一(定陽) 跌倒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蕩 dàng
徒浪切 定蕩開一(定陽) 摇蕩,衝擊。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周身熱,脈盛者,爲重陽。重陽者,逿心主。〔徐廣云:逿音唐。逿者,盪也。謂病盪心者,猶刺其心。〕
《文選》張衡《思玄賦》:爛漫麗靡,藐以迭逿。〔李善注:逿,突也,音唐。〕
逿-难僻字字典
逿
【释义】:
㈠(dàng档)跌倒。如:大醉逿地。
㈡(táng唐)摇荡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