愓(愓)是什么意思
愓-古文字通假字典
愓
(陽定dang)與
愓-古代汉语字典
愓
【释义】:
㈠ dàng ①放荡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愓悍
暴,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间。”(
:同“骄”,骄横。)
㈡shāng ②[愓愓]走路身直而步快的样子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凡行容愓愓。”
愓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愓dàng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徒朗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定蕩開一(定陽) 放也。一曰平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蕩 dàng
徒朗切 定蕩開一(定陽) 放縱,放蕩。
《荀子·榮辱》:愓悍憍暴,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。
《荀子·修身》:加愓悍而不順,險賊而不弟焉,則可謂不詳少者矣。〔楊倞云:韓侍郎云:愓與蕩同,謂放蕩兇悍也。〕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