坻(坻)是什么意思
坻-古代汉语字典
坻
【释义】:
㈠ chí ①水中小洲或高地。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“遡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”柳宗元《愚溪诗序》:“又峻急多坻石。”②岸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临坻注壑。”③蚁穴外的松土。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坻场染屦。”④[坻崿]殿基,台阶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坻坻鳞眴。”(鳞眴xún:高峻的样子。)又作“坻鄂”、“坻堮”。
㈡dǐ ⑤[坻隤]山崩,也指山崩声。扬雄《解嘲》:“功若泰山,响若坻坻。”也作“坻颓”、“坻穨”。
坻-古代汉语字典
坻dǐ
【释义】:
见“坻”㈡。
坻-难僻字字典
坻
【释义】:
㈠(dǐ底)地名用字。如:宝坻(在天津市)。
㈡(chí池)水中小块陆地。
坻-敦煌俗字典
坻chí
P.2491《燕子賦》:“鋪置纔了,暫往坻塘。”
坻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坻chí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水中的小洲或高地。另见dǐ。
坻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坻dǐ
【释义】:
[宝坻]bǎodǐ
地名,在天津。另见chí。
坻-汉字异读字典
坻
㈠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。《说文》:“坻,小渚也。”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宛在水中坻”。
㈡dǐ 〔通〕同“阺”。山的倾斜面;侧坡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右有陇坻之隘,隔阂华戎。”《广韵》:“坻,陇阪也。”
㈢zhǐ 〔复〕坻伏:潜藏不出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官宿其业,其物乃至;若泯弃之,物乃坻伏。”《释文》:“坻音旨,又丁礼反,止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