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(叮)是什么意思
丁同叮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丁同叮
丁音dīng。丁又有叮咛义,即告诫。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(日蚀、地震)二者同日俱发,以丁宁陛下。”(日蚀、地震这两种现象在一天里同时发生,这是上天用此来告诫您。)张籍《卧疾》:“见我形顦顇,劝药语丁宁。”(看到我面容枯瘦又憔悴,劝我喝药反复叮咛语气诚恳。顦顇,同憔悴,枯槁瘦弱的样子。)《宋史·梅挚传》:“今日食于春,地震于夏,雨水于秋,一岁而变及三时,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,而丁宁戒告也。”(今年在春天发生了日蚀,在夏天发生了地震,在秋天降暴雨发洪水,一年之中突然事变涉及到三个季节,这是上天认为您察检自己的职责不够,来叮咛告诫您呵。省,察看,检查。)“叮咛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口”写作“叮”。
叮-常用古汉语字典
叮dīng
【释义】:
[动]咬住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则虫集冠上,力叮不释。寒山《诗》之六三:蚊子叮铁牛,无渠下嘴处。
叮-常用字详解字典
叮dīng
从口丁声,形声,
,5画。①蚊子之类用针形口器刺人
腿上叫蚊子叮了一下。②嘱咐;追问
叮咛|叮嘱|叮问。③象声词
叮当。
〈辨〉注意:叮咛也写作丁宁,叮当也写作丁当。
叮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叮dīng
【释义】:
①
(蚊子等)用针形口器吸食
让蚊子叮了一个大包。〇②
嘱咐;再三嘱咐
我又叮了他一句|千叮万嘱|叮嘱。
“叮咛”一词,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推荐使用,不要写作“丁宁”。
叮-金瓶梅字典
叮
(一)dīng 《广韵》:叮嚀。 当经切 梗开四平青端
①叮咛。 却被这妇人千叮万嘱。(一20上11)
②象声词。 听叮噹砧声满耳。(四九7下5)叮叮噹噹响的婆娘。(二2下11)
(二)当作“可”kě,形近讹。 骗金银犹是叮,心窝里毕竟胡涂。(五七10上9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