扼(扼)是什么意思
扼通轭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扼通轭
扼音è。扼和轭上古同属影纽锡部,同音通假。扼的本义是用手掐住。《说文》作“搹”,“搹,把也。”通轭,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夫加之以衡扼,齐之以月题。”(用曲木加在马的脖子上,用马络头限制它的自由。衡,辕前的横木。月题,马笼头。齐,形容词动用,限制。)
扼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扼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扼-古代汉语字典
扼è△
【繁体字】:
【释义】:
①握住,掐住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。”(偏袒:露出一只臂膀。)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力扼虎,射命中。”②据守,控制。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京索既扼,引师北讨。”(京、索:古地名。)《新唐书·高崇文传》:“扼二川之要。”③通“轭”。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夫加之以衡扼。”(衡:车辕前面的横木。)
扼-常用古汉语字典
扼è
【释义】:
[动]用力握住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安能屈豪杰之流,扼腕墓道,发其志士之悲哉?《战国策·荆轲刺秦王》: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:“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,乃今得教!”
扼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扼è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於革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影麥開二(影錫) 把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軛 è
於革切 影麥開二(影錫) 車軛。
《莊子·馬蹄》:夫加之以衡扼,齊之以月題(月題、馬絡頭)。而馬知介倪、闉(yīn曲)扼、鷙(抵)曼(突)詭銜竊轡。
扼-常用字详解字典
扼è
搤
从手厄声,形声,
,7画。①用手抓住;掐住
扼杀|扼死|扼腕|扼要。②把守;控制
扼守|扼制。
〈辨〉扼字篆书作搹,从手鬲声,本义为把握;或者作
,以戹为声符。楷书作扼;厄即戹变体,读è。异体搤以益为声符,本义为捉,因义近与扼通用。今并作扼。
扼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扼è*搤
【释义】:
①
掐住;抓住
扼杀|扼死|扼要。→②
守卫;控制
扼守|控扼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