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(蚌)是什么意思
蚌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蚌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蚌-古代汉语字典
蚌bàng
【繁体字】:蜯
【释义】:
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,贝壳内有珍珠层,有的可产珍珠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。(曝pù:晒,晒太阳。)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巨蚌函珠。”
蚌1-常用字详解字典
蚌1bàng
从虫丰声,形声,
,10画。①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。有两个椭圆形介壳,可开闭,壳表面黑绿色,有环状纹,有的种类能产珍珠
蚌1壳儿△鹬蚌1相争。
蚌2-常用字详解字典
蚌2bèng
蚌埠(bèngbù):市名,在安徽省。
〈辨〉蚌字右半部是“丰”,三横一竖,不要写成一撇两横一竖。
蚌-敦煌俗字典
蚌bàng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蚌珠。”“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。”按:《說文·虫部》:“蚌,蜃屬。從虫,豐聲。”又音“bèng”,地名“蚌埠”也。
S.5431《開蒙要訓》:“蝦蟆蚌蛤。”
蚌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蚌bàng
【释义】:
软体动物,有两个椭圆形的黑绿色介壳,壳前背部有闭壳肌,使左右两片壳可以开闭,壳表面具有环状纹。生活在淡水中。有的种类产珍珠。
“蚌”字右边是“丰”,三横一竖,不是一撇两横和一竖。
另见bèng。
蚌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蚌bèng
【释义】:
[蚌埠]bèngbù
地名,在安徽。
另见bàng。
蚌-汉字异读字典
蚌
㈠bàng 软体动物。贝壳长卵形,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,有环形,可开闭。有的蚌产珍珠。
㈡bèng 〔专〕蚌埠:市名。在安徽省北部,淮河沿岸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