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二

二(二)是什么意思

  • 二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二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二èr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基数,二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殽有二陵焉。”(陵:大山。)又为序数,第二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赵孟赋《小宛》之二章。”(小宛: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篇名。)聂夷中《伤田家》:“二月卖新丝。”②别的,其他的,两样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其竭力致死,无有二心。”(其:将。致死:效死,献出生命。)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“三代之道无二。”(三代:指夏、商、周。)《论衡·时》:“非有二心两意。”

    【辨析】二、贰。“二”是一般的数词,引申为形容词,义为“别的,其他的”。“贰”的意义却复杂得多,除了表示“副的”意义外,还表示“重复”、“不专一”、“背离”等意义。“二心”与“贰心”看似相同,实则有别:“二”是形容词,“贰”是动词。“贰”用为“二”的大写,是后世出现的假借用法。

  • 二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二èr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指“二心”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必报德,有死无二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君命无二,古之制也。[动]不专心。《后汉书·文苑列传》:二事败业。[数]①一加一所得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吞二周而亡诸侯。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: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殽有二陵焉。②序数。第二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二曰民赋少。吴敬梓《范进中举》:又是几匹马,二报、三报到了。

  • 二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二èr

    指事,□,2画。①数字,一加一的和二老|二踢脚△一二△一来二去。②第二次的二婚|二房|二锅头△数一数二△接二连三|一穷二白。③两样二话|二元论△说一不二|誓死不二△不二价|三心二意。

  • 二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二èr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数字,一加一的和。→②不专一忠贞不二|三心二意|二心。→③两样;不同言不二价|决无二话。㈠“二”的大写是“贰”。“二心”的“二”,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推荐使用,不要写作“贰”。㈡“二”和“两”用法上的区别见“两”。

  • 廿 二十-敦煌俗字典

    廿 二十niànèrshí

    P.2173《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》:“獻□皇帝御天下之二十三載。”S.238《金真玉光八景飛經》:“驂駕玄武,從太玄仙童二十四人。”按:宋代洪邁《容齋隨筆》卷五“廿冊字”條:“今人書‘二十’字爲‘廿’,‘三十’字爲‘’,‘四十’字爲‘冊’,皆《說文》本字也。‘廿’音‘入’,‘二十’並也;‘’音先合反,‘三十’之省便,古文也;‘冊’音‘先立反’,數名,今直以爲‘四十’字。按秦始皇凡刻石頌德之辭,皆四字一句。《泰山辭》曰:‘皇帝臨位,二十有六年。’……嘗得《泰山辭》石本,乃書爲‘廿有六年’,想其餘皆如是,而太史公誤易之,或後人傳寫之訛耳,其實四字句也。”可見宋代“廿”仍爲“二十”之合文。

    敦研007《大慈如來十月廿四日告疏》:“大慈如來十月廿四日告疏。”

    S.617《俗務要名林》:“數起於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冊……十万爲一億。”

  • 二-金瓶梅字典

    (一)èr 《广韵》:说文云,地之数也。而至切 止开三去至日

    数词。 吃至二更天气。(五二1上8)

    (二)当作“工”gōng,形近讹。 一搅果算还他二食纸札钱儿就是了。(五七12下3)

  • 二十-历代避讳字汇典

    二十èr shí

    (一)

    《华阳国志》卷三云:蜀郡四出大道,“道实二十里有衢,今言十八里者,昔蜀王女未嫁,年二十亡,王哀悼,不忍言二十,故言十八也。”

    (二)

    《兼明书》卷五云:“吴主之女名二十,而江南人呼二十为‘念’。而北人不为之避也。”

  • 二十三-历代避讳字汇典

    二十三èr shí sān

    后唐末帝李从珂,年号清泰,小字二十三。

    〔曲说〕《续博物志》卷六云:“清泰小字二十三,盖正月二十三日生也。以是日为千秋节。人臣奏对,但云两旬三日;或数物,则云二十二更过二十四,不敢斥尊也。”

  • 二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