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(豹)是什么意思
豹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豹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豹-古代汉语字典
豹bào
【释义】:
野兽名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虎豹为猛矣,然君子剥而用之。”(剥:指剥皮。)
豹-常用字详解字典
豹bào
从豸勺声,形声,
,10画。一种猛兽,哺乳动物。似虎而小,身上有黑色斑点或花纹,动作敏捷,能上树;亦称某些像豹的动物
豹子△全豹|海豹|雪豹|金钱豹。
豹-敦煌俗字典
豹bào
S.388《正名要錄》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[正字]
敦研365《大般涅槃經》卷第十六:“譬如有人遙見師子虎豹犲狼羅剎鬼等自然生怖。”
S.328《伍子胥變文》:“戰卒驍雄如虎豹,鐵騎生甯真似龍。”
豹-汉语字源字典
豹bào
金
篆
豹是一种哺乳动物,象虎而体型较小,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,性凶猛,能上树,常见的有金钱豹、云豹等。甲骨文的豹字,象一利齿巨口的猛兽之形,与虎字形体相近,不过在兽身上有几个圆圈代表豹皮上的斑点或花纹,以与虎字相区别。小篆的豹字则变为从豸勺声的形声字。
[豹略]古代兵书《六韬》中有《豹韬》篇,又有《三略》,因称用兵之术为豹略,也作“豹韬”。
[豹骑]骑兵。言其勇猛。
[豹变]豹纹变美。比喻润色事业,或迁善去恶。又比喻人地位转变,由贫贱而显贵。
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豹bào
【释义】:
哺乳动物,比虎小,毛皮一般有黑色斑纹或斑点,奔跑速度快,能上树,性情凶猛,捕食其他兽类,也伤害人畜。常见的有金钱豹、云豹、雪豹、猎豹等。也说豹子。
豹-金瓶梅字典
豹
bào 《广韵》:兽名。 北教切 效开二去效帮
猛兽名。 休往前去,山下狼虫虎豹极多。(八四7下5)端的吃了㺀律心、豹子肝。(一7上9)生的豹头凹眼。(四九13上2)
聂豹-历代避讳字汇典
聂豹niè bào
见“444、洛书”条。
豹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