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(俯)是什么意思
俯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俯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俯-古代汉语字典
俯fǔ
【繁体字】:俛
【释义】:
①低头,屈身,与“仰”相对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。”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正考父一命而伛,再命而偻,三命而俯。”今成语有“俯首贴耳”。[俯仰]1.应付,周旋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与时俯俯,从俗浮沉。”2.一举一动。元好问《论诗三十首》之二十一:“俯俯随人亦可怜。”3.沉思。欧阳修《归田录》:“而乃裴回俯俯,久之不决。”②卧伏,蛰伏。《荀子·赋》:“蛹以为母,蛾以为父,三俯三起,事乃大已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:“蛰虫或俯在内,皆墐其户。”③不整齐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今夫新乐,进俯退俯。”④敬词。指行为的屈尊、降格。《风俗通·愆礼》:“贤者俯就,不肖跂及。”杜牧《上盐铁裴侍郎书》:“伏惟俯鉴微衷,不赐罪责。”
俯-常用古汉语字典
俯fǔ
【释义】:
[动]①低头,面向下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百越之君,俯首系颈,委命下吏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披绣闼,俯雕甍,山原旷其盈视,川泽纡其骇瞩。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。②对下,向下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是故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。
俯-常用字详解字典
俯fǔ
俛、頫
从人府声,形声,
,10画。①向前屈体、低头;向下
俯首|俯仰|俯冲。②敬称对方的动作
俯就|俯念|俯允。
〈辨〉俯字本作頫,从頁从逃省,会意,頁指人的头,人逃跑时因羞愧自会低头。或作俛,从人免声。俯字本从免声,后来读音变化,改从府字。俯字金文已有,用为人名字。
俯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俯fǔ*俛頫
【释义】:
①
向前屈身低头(跟“仰”相对)
俯首帖耳|俯仰由人|俯拾即是。→②
向下
俯卧|俯视|俯冲。→③
敬辞,用于对方对自己的动作
俯就|俯念|俯允|俯察。
俯-金瓶梅字典
俯
fǔ 《广韵》:说文,低头也。方矩切 遇合三上麌非
①低头,弯腰。 幞头象简,俯伏金阶叩首。(七一15上6)
②敬辞,有“屈尊”义。 这是俺员外一点孝心,求老爹俯纳。(五五13上5)万乞老爹看应二叔分上,俯就一二。(三四4上11)
(又讹成:倒)
俯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俯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