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(剛)是什么意思
刚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刚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刚-古代汉语字典
刚gāng
【繁体字】:剛
【释义】:
①坚硬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(茹:吃。)《吕氏春秋·贵信》:“冬之德寒,寒不信,其地不刚。”(不信:指节气失调。)引申为刚强,刚直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子玉刚而无礼,不可以治民。”《韩非子·八说》:“交争逆令谓之‘刚材’。”(交争:相互争斗。)今成语有“刚正不阿”。又引申为强盛,旺盛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[刚愎]倔强固执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佐先穀,刚刚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(佐:副帅。)今成语有“刚愎自用”。②才,方才。齐己《思游峨嵋寄林下诸友》:“刚有峨嵋念,秋来锡欲飞。”(锡欲飞:指僧人将出行。锡:锡杖。)又为偏偏。隋炀帝《效刘孝绰忆诗》之一:“忆睡时,待来刚不来。”③通“犅”。公牛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白牡騂刚。”(騂xīng:赤色。)
刚-常用古汉语字典
刚gāng
【繁体字】:剛
【释义】:
[形]①坚硬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②坚强,刚强。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号为刚直。苏轼《教战守策》:其刚心勇气,消耗钝眊。[副]表示不久。刚刚,才。曹雪芹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只刚念了《四书》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刚要上刑,不想大尹忽然一个头晕,险些儿跌下公座。
刚-常用字详解字典
刚gāng
剛
从刀冈声,形声,
,6画。①坚硬;坚强
刚玉|刚毛|刚强|刚直|刚正△血气方刚△金刚石。②恰好
刚巧。③方才
刚才△天刚亮。④仅仅
刚够本△别人吃了三碗,他刚吃了一碗。
〈辨〉刚从刀,刀能断物,因为它的刃坚硬;冈为岡的简化字,用为偏旁,也可类推简化。
刚(剛)-汉语字源字典
刚(剛)gāng
甲
金
篆
甲骨文刚字,象用刀断网之形,表示坚硬锋利之意;金文增加“山”形,故又含有稳固、坚强之义。
[刚正不阿]刚强正直,不迎合,不偏私。
[刚愎(bì)自用]傲慢而固执,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一意孤行。
刚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刚1gāng剛
【释义】:
①
坚硬(跟“柔”相对,②同)
刚1毛(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)。→②
(性格或态度)强硬;(意志)坚毅
刚1直|刚1劲刚1健|刚1毅|刚1烈|刚1强。〇③
姓。
刚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刚2gāng剛
【释义】:
①
表示发生在前不久,相当于“才”
刚2开完会|天刚2亮|刚2要睡,电话铃响了。→②
表示仅能达到某种水平,相当于“仅仅”
声音不大,刚2能听见|别人跑了三圈,他刚2跑了一圈|这趟生意做下来,刚2够本儿。→③
表示时间、空间、程度、数量等正好在那一点上,相当于“恰好”
到学校刚28点,正好|长短刚2合适|这双鞋大小刚2合脚|箱子刚215公斤,不用打行李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