槁(槁)是什么意思
槁-古文字通假字典
槁
(宵見gao)讀為犒(宵溪kao),叠韻,見溪旁紐
馬王堆帛書《春秋事語·宋荆戰泓水之上章》:“士匽為魯君槁師,曰……”槁師即犒師。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鄭商人弦高……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。”
槁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槁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槁-古代汉语字典
槁
【繁体字】:槀
【释义】:
㈠ gǎo ①草木干枯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夫坚树在始,始不固本,终必槁落。”也指干枯的草木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及以燕赵起而攻之,若振槁然。”泛指一般的干枯。《墨子·耕柱》:“舍今之人而誉先王,是誉槁骨也。”②敲打。潘岳《河阳县作》之一:“颎如槁石火。”(颎jiǒng:光亮。)
㈡kào ③犒劳。《周礼·秋官·小行人》:“若国师役,则令槁
之。”(槁
:犒劳军队并聚财援助。)
槁-古代汉语字典
槁kào
【繁体字】:槀
【释义】:
见“槁”㈡。
槁-常用古汉语字典
槁gǎo
【释义】:
[形]枯萎,干枯。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: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七八月之间旱,则苗槁矣。
槁(槀)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槁(槀)gǎo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古老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見晧開一(見宵) 木枯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篙 gāo ㄍ幺 古勞切 見豪開一(見幽) 撑船的竿。
《文選》左思《吴都賦》:槁工檝師,選自閩禺。
考 kǎo
苦浩切 溪晧開一(溪幽) 擊。
《文選》潘岳《河陽縣詩》:熲如槁石火。〔李善注引《詩》毛傳:考,亦擊也。槁與考古字通。是槁爲考之假借。〕
犒 kào
苦到切 溪号開一(溪宵) 以酒肉等飲食慰勞。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矠(zé以矛刺取物)魚鼈,以爲夏槁。
《周禮·地官·叙官》:槀人奄八人,女槀每奄二人。〔鄭司農云:槀讀爲犒師之犒。〕
槁-难僻字字典
槁gǎo
【同音字】:稿
【释义】:
①枯木。②干枯。③死亡。如:槁丧。
槁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槁gǎo*槀
【释义】:
干枯;干瘪
槁木死灰|枯槁。
槁-金瓶梅字典
槁(篙)
gāo 《集韵》:木名。 居劳切 效开一平豪见
通“篙”,撑船竿。 说声卖松槁陈家,谁不怕?(九三3下4)
槁-历代避讳字汇典
槁gǎo
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,“槁”属其中之一。参见“2、哀”条之(一)。
槁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