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(歌)是什么意思
哥同歌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哥同歌
哥音gē。哥的本义是声音,歌唱。《说文》:“哥,声也。”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哥,发声之语。”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召公卒,而民人思召公之政,怀棠树不敢伐,哥咏之,作《甘棠》之诗。”(召公去世后,可是百姓怀念他的仁政,饱含对棠树怀念的深情不敢砍伐,歌唱它,于是创作《甘棠》这首诗。《甘棠》:《诗经·召南》篇名,传说周武王时,召公奭巡行南方,曾睡在棠树下,后人怀念他,作《甘棠》诗。)傅玄《节赋》:“黄钟唱哥,九韶兴舞。”(洪亮的黄钟奏起,于是唱起歌;古乐九韶响来,就跳起舞。黄钟,古乐十二律之一,声音最洪大响亮。九韶,古乐名。)“声音,歌唱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欠”写作“歌”。徐灏笺:“哥、歌,古今字。”
歌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歌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歌-古代汉语字典
歌chuò△
【释义】:
饮,喝。屈原《渔父》:“众人皆醉,何不
其糟而歌其酾。”(
:吃。酾lí:薄酒。)又用作名词,指饮用之物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即酒酣乐,进热歌。”
歌-古代汉语字典
歌gē
【释义】:
①歌唱。《诗经·魏风·园有桃》:“我歌且谣。”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歌而遇孔子。”②能唱的歌曲或诗。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既作尔歌。”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乃作为‘破斧’之歌,实始为东音。”又用作动词,作歌。《诗经·陈风·墓门》:“夫也不良,歌以讯之。”引申为歌颂,颂扬。班固《两都赋·序》:“故皋陶歌虞,奚斯颂鲁。”(皋陶yáo、奚斯:人名。)
歌-常用古汉语字典
歌gē
【释义】:
[名]①歌曲,能唱的诗。曹操《观沧海》:歌以咏志。罗贯中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瑜自起舞剑作歌。白居易《瑟琶行(并序)》:岂无山歌与村笛?②诗歌体裁之一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[动]①唱。袁枚《所见》:歌声振林越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至于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如优孟摇头而歌。②编歌,作歌。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。
歌-常用字详解字典
歌gē
謌
从欠哥声,形声,
,14画。①唱
歌唱|歌声|歌舞△对歌。②歌曲
歌词|歌谱△民歌|山歌|情歌。③颂扬
歌颂|歌功颂德△可歌可泣。
〈辨〉歌字异体謌,形符从言,从欠从言义通。今概用歌。
歌-敦煌俗字典
歌ge
敦研213《大般涅槃經》卷十一:“或歌或
,或身轉動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歌謌:並正。多用上字。”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接接笙歌如不知。”
P.3833《王梵志詩》:“生者歌滿路,死者哭盈衢。循環何太急,搥鑿相崔(催)驅。”“無常無不避,業到即須行。從你七尺影,俱墳一長坑。妻兒啼哭送,鬼子唱歌迎。”“生時不須歌,死時不須哭。天地捉秤量,鬼神用斗斛。”
S.5584《開蒙要訓》:“吼唤縱橫,喧笑歌舞。”
歌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歌gē*謌
【释义】:
①
唱
载歌载舞|高歌一曲|歌唱|歌咏|歌手歌星。→②
歌曲
唱一支歌儿|山歌|民歌|歌谱|歌词。→③
颂扬
歌功颂德可歌可泣|歌颂。
歌-金瓶梅字典
歌
(一)gē 《广韵》:礼记曰,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。古俄切 果开一平歌见
①唱。 蛮腰细舞章台柳,檀口轻歌上苑春。(二四1上4)
②吟咏抒发。 每有感怆,辄一歌之。(四八2上2)
(二)当作“欹”qī,形近讹。
斜倚。 贪(衾)拥半床翡翠,枕歌八宝珊瑚。(七十12下5)
(三)当作“歆”xīn,形近讹。
享用。 灵其不昧,来格来歌。(八十2下11)
(四)当作“遣”(歉)qiǎn,形近讹。 你若不听堵(调)歌,老娘拿煤铲子请你。(九一12上2)
歌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歌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