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蠱

蠱(蠱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蠱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蠱gǔ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公户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見姥合一(見魚) 腹中蟲也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痼 gù 古暮切 見暮合一(見魚) 久病。積久難治的病。

    《左傳·宣公八年》:晉胥克有蠱疾,郤缺爲政。秋,廢胥克,使趙朔佐下軍。〔俞樾云:蠱,當讀爲痼。痼,久病也。〕

    故 gù 古暮切 見暮合一(見魚) 故事,舊事,舊業。

    《尚書大傳》: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。〔王引之云:蠱事,猶故事。《易》·《釋文》蠱事也,一音故。〕

  • 蠱-敦煌俗字典

    蠱gǔ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

  • 蛊(蠱)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蛊(蠱)gǔ

    甲 金 

    相传古代有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,可以放入饮食中毒人,使人神志惑乱,不能自主。甲骨文的蛊字,象器皿中有虫子之形。它的本义当指这种人工培养的毒虫,又指人腹中的寄生虫;引申为诱惑、迷惑。

    [蛊毒]毒害。

    [蛊惑]迷惑、毒害。

    [蛊媚]以姿态美色惑人。

  • 蠱-金瓶梅字典

    gǔ 《广韵》:疑也,又蠱毒也。又卦名,蛊事也。 公户切 遇合一上姥见

    ①寄生虫。 我养虾蟆得水蠱儿病,着什么来由来!(四一8上4)

    ②害人邪术。 巫蠱魇昧之事,自古有之。(十三12上11)

    ③诱惑、勾引。 其淫蠱显然,通无廉耻。(八二6上3)

  • 蠱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