緄(緄)是什么意思
緄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緄gǔ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古本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見混合一(見文) 織帶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袞 gǔn
古本切 見混合一(見文)
(一)古代帝王及公侯的禮服,後代亦稱三公爲袞。
漢·《領校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當窮台緄,松僑協軌。
(二)袞職,三公之職。
漢·《衛尉卿衡方碑》:維時假階,將受緄職。
漢·《司隸校尉魯峻碑》:當補緄職,爲國之榷。
昆 kūn ㄎㄨㄣ 古渾切 見魂合一(見文) 後,後昆,後代子孫。
漢·《綏民校尉熊君碑》:于是刊碑,以示後緄。
緄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緄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