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熯

熯(熯)是什么意思

  • 熯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hàn ①干燥,干枯。《周易·说》:“燥万物者,莫熯乎火。”范仲淹《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》:“驻水溉田,可救熯涸之灾。”又为曝晒。郭璞《山海经图赞·海外西经》:“十日并熯,女丑以毙。”(女丑:神名。)②焚烧。《商君书·兵守》:“不洽而熯之,使客无得以助攻备。”《论衡·谴告》:“今熯薪燃釜,火猛则汤热。”

    ㈡rǎn ③恭敬。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我孔熯矣,式礼莫愆。”(孔:很。式:语气词。)

  • 熯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熯rǎ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熯”㈡。

  • 熯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熯hàn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呼旰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曉翰開一(曉元) 乾貌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hàn 呼旱切 曉旱開一(曉元) 枯。

    《易·説卦》:燥萬物者莫熯乎火。〔《説文》,乾也,引《易》熯作,通借。〕

    戁 nǎn 奴板切 泥潸開二(泥元) 敬懼。

    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我孔熯矣,式禮莫愆。〔高亨注:熯通戁,敬懼。〕

  • 熯-难僻字字典

    熯hàn

    【同音字】:汉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焙。②用极少的油煎。③方言。蒸食物。如:熯鱼。④同“暵”。干燥。

  • 熯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熯hàn

    甲 

    古代祭祀,常有以人为牺牲品的现象。如遇水灾,则投人牲入水以祭河神;遇旱灾,则焚烧活人而祭天神。甲骨文的熯字,象把一头戴木枷、身遭绳绑的活人置于火上焚烧之形,其本义指熯祭,即焚人牲以祭天求雨,也泛指焚牲祭天的一种方法,如熯牛、熯羊等。天旱则熯祭,故熯又代指天旱,引申为干旱、以火烘干等义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熯,干貌。”字与“暵”相通。

  • 熯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熯hà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方〉①用微火烘烤。→②用少量油煎。

  • 熯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hàn ①同“暵”。干燥。《易·说卦》:“燥万物者,莫熯乎火。”②烧。《商君书·兵守》:“不洽而熯之,使客无得以助攻备。”

    ㈡nǎn 〔通〕通“”。敬惧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我孔熯矣,式礼莫愆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