乎(乎)是什么意思
乎-古文字通假字典
乎
(魚匣hu)讀為呼(魚曉hu),叠韻,曉匣旁紐
殷墟甲骨文《鐵》五九·二:“
般乎田于……”《合集》三〇二:“甲子卜,爭,雀弗其乎王族來。”頌鼎:“王乎史虢生册命頌。”《説文》作嫩,“召也”,而文獻用呼為嫩。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式號式呼,俾晝作夜。”《陶徵》一〇:“乎平。”姓氏作呼。《廣韻·模韻》:“呼,姓。《列仙傳》有仙人呼子先。”
乎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乎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乎-古代汉语字典
乎hū
【释义】:
①语气词。用在句末,表达各种疑问语气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见夫子乎?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?”以上用于是非问,表示疑问语气,译为“吗”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谁习计会,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?”(计会:会计,算账的工作。文:田文自称其名。薛:地名。)以上用于特指问,表示疑问语气,译为“呢”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先生老悖乎,将以为楚国袄祥乎?”(将:还是。袄祥:不祥的预兆。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事齐乎,事楚乎?”(事:侍奉。)以上用于选择问,表示疑问语气,译为“呢”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胡不已乎?”(胡:何。已:停止。)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先生独未见夫仆乎?”(仆:奴仆。)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以上用于反问句,表示反问语气。与疑问代词呼应的,译为“呢”;与“独”“宁”等呼应的,译为“吗”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子其怨我乎?”又《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无乃不可乎?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日食饮得无衰乎?”以上用于测度疑问句,委婉地表示猜测语气,常与“其”“无乃”“得无”等相呼应。译为“吧”。②语气词。用在句末,表达感叹、祈使语气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长铗归来乎!”(铗jiá:剑柄,此指剑。)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惜乎,子不遇时!”③语气词。用在句中,表示停顿或语气的舒缓。《吕氏春秋·先己》:“于是乎处不重席。”柳宗元《钴鉧潭西小丘记》:“游于是乎始。”④介词。引进处所或时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。”(乘shèng:兵车一辆为一乘。摄:逼近。)韩愈《师说》:“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,固先乎吾。”⑤介词。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或问乎曾西曰。”(或:有人。曾西:人名。)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吾尝疑乎是。”(是:此。)⑥介词。引进比较的对象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。”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:“功无大乎进贤。”⑦介词。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。《吕氏春秋·不苟》:“故子胥见说于阖闾,而恶乎夫差。”(子胥:伍子胥。阖闾:春秋时吴国君。夫差:阖闾之子。)⑧词尾。附着在形容词后,作用与“然”相同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焕乎其有文章。”(焕:鲜明。文章:文采。)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”(间:缝隙。恢恢:宽绰的样子。)
乎-常用古汉语字典
乎hū
【释义】:
[介]①介绍对象。于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铁铦短者及乎敌,铠甲不坚者伤乎体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吾尝疑乎是。②介绍处所。在。屈原《涉江》:哀吾生之无乐兮,幽独处乎山中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悍吏之来吾乡,叫嚣乎东西,隳突乎南北。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: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。③介绍时间。在。韩愈《师说》: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先王之法,经乎上世而来者也。④介绍比较的对象。比。韩愈《师说》: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⑤介绍主动者。被。《公羊传·成公十六年》:王痍者何?伤乎矢也。[语气]①助疑问语气。吗。《论语·荷
丈人》:子见夫子乎?《列子·汤问》:吾与汝毕力平险,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,可乎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:天地有法乎?②助反诘语气。吗,呢。《庄子·庖丁解牛》: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!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③助感叹语气。啊,吧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已矣乎!寓形宇内复几时,曷不委心任去留?王安石《读孟尝君传》:嗟乎!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,岂足以言得士?袁枚《祭妹文》:然则抱此天涯之憾,天乎,人乎,而竟已乎!④助揣测语气。吧。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:日食饮得无衰乎?《孟子·庄暴见孟子》: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?⑤用在句中,舒缓语气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胡为乎遑遑欲何之?《孟子·万章下》: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。[缀]用在形容词后。《庄子·庖丁解牛》: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!刘基《卖柑者言》:昂昂乎庙堂之器也。
乎-常用字详解字典
乎hū
甲
篆
□,5画。①叹词,略同“啊”
天乎!②语气助词,表示疑问或揣度
可乎|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③形容词或副词后缀
巍巍乎△迥乎不同|确乎重要。④介词,用于动词后,略同“于”
超乎寻常|合乎规律。
〈辨〉乎字甲骨文形体上三短竖部象呼喊的声气上扬扩散,下部从丂为声符,丂读kǎo。乎原为呼的本字,后借为虚词字,又加形符口造“呼”字。篆书形讹,楷书作乎。
乎-敦煌俗字典
乎hū
敦研194《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六親在側,如爲盲人設燭,何益於無目者乎?”
敦研119(2-2)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迫而就之,不亦苦乎?”
敦研033(3-1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汝性常耶?是無常乎?”
甘博003《佛說觀佛三昧海經》卷第五:“得一微火爆我身者,不亦快乎?”
敦研187《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王夫人恐懼,拜手而問之:‘将不祥乎?’”
S.4642《發願文範本等》:“將謂天長地久,海固山牢。豈圖生必歸終,法乎常者。”
乎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乎1hū
【释义】:
〈文〉①
用于句末。a)表示疑问、反问等语气,相当于“吗”“呢”
汝知之乎1?|孰为汝多知乎1?b)表示推测语气,相当于“吧”
国之将亡乎1?|日食饮得无衰乎1?c)表示祈使语气,相当于“吧”
长铗归来乎1!d)表示感叹语气
天乎1!|时乎1!〇②词的后缀。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
郁郁乎1文哉|巍巍乎1若太山|迥乎1不同。
“热乎”“热乎乎”的“乎”,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推荐使用,不要写作“呼”。
乎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乎2hū
【释义】:
用在动词之后,引进处所、时间、原因等,相当于“于”
取法乎2上|运用之妙,存乎2一心|出乎2意料|合乎2常情。
乎-汉字异读字典
乎
hū 〔又〕旧读hú ①表疑问或反诘的语气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见夫子乎?”②表感叹的语气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乎!吾无罪!”③同“于”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叫嚣乎东西。”④通“呼”。如:“乌乎”同“呜呼”。⑤作词助。如:几乎。
乎-金瓶梅字典
乎
hū 《广韵》:极也,辞也。 户吴切 遇合一平模匣
①助词。 因问他,你要回去乎,却同我在此过活?(四七4上3)
②语气词。 而政事不可知乎?(四八9上1)
乎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乎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