圜(圜)是什么意思
圜-古文字通假字典
圜
(元匣huan)
圜同圆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圜同圆
圜音yuán。圜的本义是天体。《说文》:“圜,天体也。”古人认为天圆地方,故引申为圆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舆人》:“圜者中规,方者中矩,立者中县,衡者中水。”(圆的符合圆规,方的符合测量方形的工具,直立的符合悬挂的墨线,横的跟水面一样平。衡,通横。)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天道圜,地道方,圣人法之。所以立上下。”(天道是圆的,地道是方的,圣人取法它们,所以建立起君臣上下。方,方正,古人认为地是静止的,故又说地静为方。)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何方圜之能周兮,夫孰异道而相安!”(方和圆怎么能够互相配合,志向不同岂能彼此相安!异道,指志向不同。)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为圜陈外向,胡急击之,矢下如雨。”(李广布成圆形阵势,士兵脸朝外抵御,匈奴猛烈袭击他,箭如雨下。陈,同阵。)“圆形”义,后来更换声符写作“圆”。
圜-古代汉语字典
圜huán
【释义】:
见“圜”㈡。
圜-古代汉语字典
圜
【释义】:
㈠ yuán ①同“圆”。圆形。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何以知天道之圜也?”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自直之箭,自圜之木,百世无有一。”特指天。屈原《天问》:“圜则九重,孰营度之?”②籽粒饱满。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“子能使粟圜而薄糠乎?”③监狱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寇》:“司圜中士六人。”④指钱币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。”(九府:管理货币的机构。)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太公立九府圜法,于是圜货始行,定铢两之楷。”
㈡huán ⑤环绕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水圜宫垣”。
圜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圜huá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户關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匣删合二(群元) 天體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環 huán
户關切 匣删合二(群元) 圍繞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畫繢》,火似圜。〔鄭玄注:圜,音環。〕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動一親戚,天下圜視而起。
《列子·説符》:有懸水三十仞,圜流九十里。
柳宗元《封建論》:負鋤梃、謫戍之徒,圜視而合從,大呼而成群。
柳宗元《梓人傳》:余圜視大駭。
圜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圜yuá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王權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于仙合三(匣元) 天體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圓 yuán
王權切 于仙合三(匣元) 方圓的圓。
《墨子·經上》:圜,一中同長也。
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何以説天道之圜也,精氣一上一下,圜周復雜,無所稽留,故曰天道圜。
《韓非子·外儲説上》:爲人君者猶盂也,民猶水也,盂方水方,盂圜水圜。〔王先慎曰:《治要》引《尸子·處道篇》圜作圓。〕
《禮記·郊特牲》鄭注:魯以無冬至祭天地于圜邱之事,是以建子之月郊天。〔《釋文》:圜,本又作圓。〕
《楚辭》屈原《九章·懷沙》:刓方以爲圜兮,常度未替。
《新莽量銘·律嘉量斛》:方尺而圜其外,庣(tiāo挑)旁九釐五豪,冥百六十二寸,深尺,積千六百廿寸,容十斗。〔黄公渚注:圜與圓同。〕
圜-难僻字字典
圜
【释义】:
㈠(huán环)同“环”。
㈡(yuán圆)同“圆”。
圜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圜huán
【释义】:
〈文〉环绕。
另见yuán。
圜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圜yuán
【释义】:
古同“圆”。
另见huán。
圜-汉字异读字典
圜
㈠yuán ①同“圆”。《墨子·经上》:“圜,一中同长也。”②指天体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圜则九重,孰营度之?”
㈡huán 〔通〕通“环”。环绕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圜流九十里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“汉明帝幸辟雍……圜桥而观听者盖亿万人。”
圜-金瓶梅字典
圜
huán 《广韵》:圜围。 户关切 山合二平删匣
围,周围,围绕。 两边小厮圜随,到了家门首下轿。(四一6上5)
圜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圜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