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饥

饥(饑)是什么意思

  • 饥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饥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饥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饥jī

    【繁体字】:饑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五谷不成熟,饥荒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。”(转:指弃尸。)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世之有饥穰,天之行也。”(穰ráng:丰收。行:规律。)[饥馑]泛指荒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饥。”(师旅:指敌国军队。因之:继之。)《国语:鲁语上》:“国有饥饥,卿出告籴,古之制也。”(告籴:请求买粮。)②通“飢”。饿,飢饿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吾观国人尚有饥色。”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元元困乏,不胜饥寒。”(元元:百姓。)

    【辨析】1.饑、飢。见“飢字条。2.饥(饑)、馑。五谷不成熟叫“饥(饑)”,蔬菜不成熟叫“馑”。“饥(饑)馑”作为双音词,泛指荒年。

  • 饥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饥jī

    【繁体字】:飢、饑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饥荒,荒年。指五谷不熟或年成不好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故饥岁之春,幼弟不饷,穰岁之秋,疏客必食,非疏骨肉爱过客也,多少之实异也。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世之有饥穰,天之行也。[动]饥饿,腹中不饱。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《孟子·寡人之于国也》: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一夫不耕,或受之饥。

  • 饥1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饥1jī

    从食几声,形声,,5画。饥饿饥1寒|饥1民△充饥1。

  • 饥2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饥2jī

    庄稼欠收或失收饥2荒|饥2馑。

    〈辨〉饥饿字原即作饥,从食几声,本义为食物不足;食,详食字下。饥荒字原作饑,以幾为声符,幾读jī,今并作饥。

  • 饥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饥1jī飢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饿,腹中缺食物饥1寒交迫|如饥1似渴|饥1饿。

  • 饥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饥2jī饑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庄稼歉收或没有收成饥2荒|饥2馑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