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(腳)是什么意思
脚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脚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脚-古代汉语字典
脚jiǎo△
【繁体字】:脚
【释义】:
①小腿。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:“古之善相马者……陈悲相股脚。”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孙子膑脚,兵法修列。”②脚,足。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“其为人大,两足亦大”郭璞注:“其人行,脚跟不著地也。”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脚著谢公屐。”引申为器物的支撑或物体的下端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宋台建,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,金涂钉。”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:“水面初平云脚低。”③残存的沉渣。《游宦纪闻》卷一:“若作无子药,则以乳钵研略细,更入酒或水研,顷刻如泥,更无滓脚。”④脚力,担任传递文书或递运货物的差役或民丁。《文献通考·田赋三》:“近者多是权要富豪,悉请留县输纳,致使贫单之人,却须雇脚搬载。”也指搬运费。刘禹锡《夔州论利害表》之二:“比及三年,漕运七百万石,省脚三十余万贯。”
【辨析】脚、止(趾)、足。此三字都指称人体下肢的某些部位。但本义不同,“止”(趾)指踝以下着地的部分,“脚”指膝盖到踝的部分,“足”指膝盖以下所有部分,即包括脚与止(趾)两部分。由于词义的发展,“脚”和“足”都指踝以下的部分,成了同义词。“止”(趾)则很少用这个意义。晚近时,“趾”专指脚指,与“足”、“脚”的意义不同。
脚-常用古汉语字典
脚jiǎo
【释义】:
[名]①人行走的器官。刘鹗《绝唱》:无处落脚。吴敬梓《范进中举》:一脚踹在塘里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②物体的下端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只见一个庄客在墙脚下叫道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雨脚如麻未断绝。
脚1-常用字详解字典
脚1jiǎo
腳
从肉却声,形声,
,11画。①人或动物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撑身体的部分
脚1面|脚1掌|脚1迹△赤脚1。②物体的最下部
脚1灯△地脚1|根脚1|墙脚1。③旧称跟体力搬运有关的
脚1夫|脚1钱△赶脚1|捎脚1。④剩余的东西
下脚1|泔脚1。
脚2-常用字详解字典
脚2juě
腳
同“角2③”
脚2色|脚2儿△主脚2|名脚2|旦脚2。
〈辨〉脚字异体脚声符卻即却的异体。◇脚、角音同,所以脚门即是角门;脚、角义别,所以墙脚不是墙角,注意区别,不要写错。
脚-敦煌俗字典
脚jiǎo
敦研196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七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:“醜脣平鼻,手脚繚戾。”
76《食療本草》:“越瓜:。……小兒夏月不可與食,成痢發蟲,令人腰脚冷、臍下痛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正行者雖是正體,稍驚俗;脚注隨時消息用。”
脚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脚jiǎo*腳
【释义】:
①
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面的部分,用以行走
脚上穿着皮鞋|光着脚走路|蜘蛛有四对脚|脚面|脚掌。→②
物体的最下部
墙脚|山脚|柜脚。③
剩余的废料
下脚料。→④
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
脚夫|脚行(háng)|脚钱。
另见jué。
脚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脚jué*腳
【释义】:
同“角3”。
另见jiǎo。
脚-汉字异读字典
脚
㈠jiǎo 读音jué ①人及禽兽,虫类的行动器官。如:小脚女人。②物体的最下部。如:山脚;墙脚;高脚杯。③剩下的废料;渣滓。如:下脚;酒角。
㈡jué 〔通〕通“角”。“脚色”同“角色”。
脚-金瓶梅字典
脚(腳)
(一)jiǎo “脚”俗形,见《广韵》。《广韵》:腳,释名曰,腳,卻也,以其坐时卻在后也。
①足。 犹如一桶水,顶门上直落到脚底下。(四七7上8)将那白生生腿儿横抱膝上緾脚。(五二1下2)
②以运输为业的人。 绝早五更顾(雇)脚夫,起程上东京去了。(十七6上6)
(二)当作“師”shī,草写形近讹。 名虽为脚兄徒弟,实为师父大小老婆。(八四4上6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