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(經)是什么意思
經-古文字通假字典
經
(耕見jing)讀為涇(耕見jing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戰國縱横家書·謂燕王章》:“然則王何不使可信者棲(接)收燕、趙,如經陽君、如高陵君,先於燕、趙曰:秦有變……”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作:“今王何不使可以信者接收燕、趙,今涇陽君若高陵君先於燕、趙;秦有變,因以為質,則燕、趙信秦矣。”涇陽君、高陵君並秦昭王之弟。又上博楚竹書《容成氏》簡二七:“
(禹)乃迵(通)經與渭,北
(注)之河,於是虖(乎)
(沮,雍)州
(始)可凥(處)也。”按《莊子·秋水》:“涇流之大。”釋文:“涇崔本作經。”《水經注》一引涇作經。
經-古文字通假字典
經
(耕見jing)通,叠韻,見匣群旁紐
《居延漢簡甲編》一五七二“將軍器記”有“桱桯二”。《説文》:“桱,桱桯也。東方謂之蕩。”《玉篇》中桱字與案、杓、杵、櫑、榼等字並列,王筠《説文句讀》因疑“桱桯”是雙音詞,為酒器一類。《急就章》第十六:“沽酒釀醪稽檠程。”“檠程”應即“桱桯”。“桱桯”之桱又作經。《韓詩外傳》:“齊桓公置酒,令諸大夫曰:後者飲一經程。管仲後至,當飲一經程。”沈元《急就章研究》亦認為“桱桯”為酒器。日人林巳奈夫主編的《漢代的文物》刊有日本寧樂美術館所藏一件丢失提梁的提梁筒形器,銘:“河平元年供工昌造銅鋞,容二斗,重十四斤四兩,護武嗇夫昌主,右丞譚,令譚省。”自名為鋞。裘錫圭《鋞與桱桯》説:“由此可知三足提梁筒形器應該稱鋞。《説文》:“鋞,温器也,圜直上。”商周青銅器中有一種有提梁的圓筒形器,如古父己卣(《上海博物館藏青銅器選》十)、涇伯卣、
伯卣(《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》,《考古學報》一九七七年二期)、召卣(《澂秋館吉金圖》五十)。陳夢家把召卣稱召圜器(《西周銅器斷代(二)》),裘錫圭稱圓器,認為與卣有區别。王國維認為召卣殆即禮器盛羹之鉶(《觀堂别集二·召卣跋》)。皇象本《急就章》第十三:“銅鍾鼎鈃鋗匜銚。”鈃顔師古注本作鋞,《玉海》本作鉶。裘氏以為鋞、鈃、鉶在這裏很可能是一字的異體。
經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經jīng
【中古音】:
ㄐㄧㄥ
【上古音】:
古靈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見青開四(見耕) 織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徑 jìng
古定切 見徑開四(見耕) 小路,途徑。
《荀子·勸學》: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,隆禮次之。
《韓非子·解老》:邪心勝則事經絶,事經絶則禍難生。〔王先慎云:經、徑古通用。〕
經-敦煌俗字典
經jīng
甘博136《道行般若經》卷第九:“如是佛爲我說經已,便不復見。”
敦研194《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太子自去,踰越名山,經摩竭界。”
敦研007《大慈如來十月廿四日告疏》:“汙吾身體,毁經法時。”
S.6825V想爾注《老子道經》卷上:“今人無狀,裁通經藝,未貫道真,便自稱聖。”
浙敦026《黃仕強傳》:“因即訪寫此經。”
S.6659《太上洞玄靈寶妙經眾篇序章》:“輾轉億劫,屢經侍座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正行者揩(楷),脚注稍訛。”
S.76《食療本草》:“瓠子:冷。……案經:治熱風。”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大乘經,也如是。”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討究真經度脫人,方契當時出家願。”
S.1776《顯德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某寺判官與法律尼戒性等一伴交曆》:“小經案貳,內壹在延定真。”
P.2299《太子成道經》:“不經旬月之間,便則夫人有孕。然雖懷任,卻乃愁憂。”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經:‘太子白言:……’”“永抛經濟走塵埃。”
S.5431《開蒙要訓》:“經引紡絡。”
S.5594《開元釋教大藏經目錄》:“《金剛般若經》一卷。”
S.214《燕子賦》:“必其欲得磨勘,撿(檢)取《山海經》中。”
S.5594《開元釋教大藏經目錄》:“《金剛般若經》一部一卷。”
P.2305《妙法蓮華經講經文》:“經:擊鼓宣令四方求法。”
经(經)-汉语字源字典
经(經)jīng
金
篆
金文的经字本是个象形字,象绷撑在织布机上的三根“经线”之形;后来增加丝旁(糸),于是经字变成左形右声的形声字。经的本义是指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。南北为经、东西为纬。经纬是道路主干的方向,引申指大道,又引申指常行的道理、规则、法制、原则等。此外,经字还可用作动词,有经历、量度、治理等义。
[经典]旧时指作为思想典范的书籍。又指宗教典籍,如佛经。
[经脉]人体内的纵行脉管。
[经济]经国济民。
經-金瓶梅字典
經
(一)jīng 《广韵》:常也,绞也,径也。亦经纬。 古灵切 梗开四平青见
①穿过。 奉敕回藉省视,道經贵处,仍望留之一饭。(三六1下7)
②惯常。 色戒谁曾犯?鬼病谁經惯?(四四3上2)
③佛经。 你經还没念,就先打和尚起来。(五二9上9)
(二)jìng “徑”音形俱近借字。
①径直。 看见他两推倒了酒,一經捣(扬)声
玉筲:“好个怪浪的淫妇!”(四六4下3)明知西门庆在李瓶儿这边,一經因秋菊开的门迟了,近(进)门就打两个耳刮子。(四一9上3)
②行为、事跡。 当年行經是窠儿。(五七10下7)
(三)当作“絰”dié,草写形近讹。 裁缝做白唐巾,孝冠孝衣,白绒袜,白履鞋,經带随身。(六三5下2)
(又讹成:徑、輕)
經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經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