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(灸)是什么意思
久同灸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久同灸
久音jiǔ。久的本义是灸灼,烧灼。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》:“古人治病,燃艾灼体谓之灸,久即灸之初字也。字形从卧人,人病则卧床也。末画象以物灼体之形。”《睡地虎秦墓竹简·封诊式·贼死》:“其腹有久故瘢二所。”(他的腹部有灸烧灼的旧瘢痕二处。)《睡地虎秦墓竹简·秦律·工律》:“公甲兵,各以其官名刻久之,其不可刻久者,以丹若髤(xiū)书之。”(公家的铠甲、武器上面各自把他们的官府名称用刀刻或灸灼在上面,那些不能刀刻灸灼的,就用朱砂或者赤黑漆写上。丹,丹砂,朱砂。髤,赤黑漆。)后来“久”被假借为久留,长久义,于是在“久”字下加义符“火”写作“灸”,以保留“久”字的本义。
灸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灸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灸-古代汉语字典
灸jiǔ
【释义】:
①中医的一种疗法。用艾火熏灼人体的穴位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。”引申为烧灼。乐史《绿珠传》:“昭君村生女,皆灸破其面。”②拄,支撑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庐人》:“灸诸墙,以眂其桡之均也。”(眂shì:视。)
灸-常用字详解字典
灸jiǔ
从火从久久亦声,形声,
,7画。中医疗法,用燃着的艾绒熏烤穴位表面或患部
针灸。
灸-敦煌俗字典
灸jiǔ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按:敦煌寫本“灸”與“炙”形近易亂,如敦研004(2-2)《優婆塞戒經》:“鐵釘燒炙加人。”“炙”原卷作“
”,即是其例。
灸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灸jiǔ
【释义】:
中医的治疗方法,用艾叶或艾绒等烧灼或熏烤人体的穴位表面
针灸|急脉缓灸(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紧急的事情)。
“灸”和“炙”不同。“灸”字上边是“久”,“炙”字像肉在火上,上边是“月”(肉)的变形。
灸-金瓶梅字典
灸
jiǔ 《广韵》:灸灼也。 举有切 流开三上有见
疗病方法,用艾条烧灼和薰烤穴位。 如过不来,告过主家奶奶,必须要灸几蘸才好。(五九11下2)西门庆又见官哥儿手上皮儿去了,灸的满身火艾,心中焦噪。(五九12上1)
(又讹成:炙、
)
灸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灸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