掬(掬)是什么意思
匊同掬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匊同掬
匊音jū。匊的本义是满握,满捧。《说文》:“匊,在手曰匊。从勺、米。”段注:“匊,会意。米至散,两手兜之而聚,……俗作掬。”《诗经·唐风·椒聊》:“椒聊之实,蕃衍盈匊。”(那花椒的籽呵,茂盛繁多捧满两手。)《诗经·小雅·采绿》:“终朝采绿,不盈一匊。”(一个早晨采的绿呵,双手一捧还不满。终朝,从日出到早饭时。绿,通
,草名。)杜甫《佳人》:“摘花不插发,采柏动盈匊。”。(摘下花儿并不插在青丝发上,采柏子为食常常一采就是满捧。动,与“不”相对,副词,表示不止一次或很容易,常常,动不动。)谭嗣同《刘云田传》:“匊黄羊血,杂雪而咽。”(双手捧着黄羊血,搀混着雪吞下去。)“满握,满捧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,造“掬”字,以示区别。杜甫诗、谭嗣同文用“匊”系仿古。
掬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掬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掬-古代汉语字典
掬jū△
【释义】:
双手捧物,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舟中之指可掬也。”今成语有“笑容可掬”。引申为量词,一捧。《南史·何点传》:“授丸一掬,梦中服之。”
掬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掬jū
【释义】:
〈文〉用手捧(东西)
掬水◇笑容可掬|掬诚(捧出诚意)。
统读jū,不读jú。
掬-金瓶梅字典
掬
jū《广韵》:说文,撮也。 居六切 通合三入屋见
①捧。 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。(五九4上6)只见韩爱姐见了,笑容可掬,接将出来。(九八7上1)
②量词。 抱了抱腰肢,未盈一掬。(五九7下5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