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(卷)是什么意思
卷-古文字通假字典
卷
(元見juan)讀為捲(元見juan),雙聲叠韻
銀雀山竹簡《善者》:“善者能使抔卷甲趨遠,倍道兼行,卷(倦)病而不得息,飢渴而不得食。”上卷字讀為捲。
卷-古文字通假字典
卷
(元見juan)讀為倦(元群juan),叠韻,見群旁紐
銀雀山竹簡《善者》:“善者能使抔卷(捲)甲趨遠,倍道兼行,卷病而不得息,飢渴而不得食。”“卷病”即“倦病”。按《論語·顔淵》:“居之無倦。”釋文:“倦亦作卷。”又《隸釋》十魏元丕碑:“施舍弗卷。”洪适釋“弗卷”作“弗倦”。
卷-古文字通假字典
卷
(元見juan)讀為圈(元群juan),叠韻,見群旁紐
卷抵漆耳杯:“卷抵。”何琳儀讀卷為圈。《禮記·玉藻》:“母没而杯圈不能飲焉。”鄭玄注:“屈木所為,謂巵匜之屬。”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甲本卷後古佚書《明君》:“卷馬食叔(菽)粟,戎馬食苦(枯)芉(稈)復庾。”“卷馬”即“圈馬”。《説文》:“圈,養畜之閑也。”
卷-古文字通假字典
卷
(元見juan)讀為拳(元群quan),叠韻,見群旁紐
馬王堆帛書《五十二病方·勵養(癢)》:“取石大如卷二七,孰(熟)燔之……”卷讀如拳頭之拳。按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執女手之卷然。”釋文:“卷本亦作拳。”
卷同捲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卷同捲
卷音juǎn。卷的本义是弯曲。《说文》:“卷,膝曲也。”段注:“引申为凡曲之称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(我的心不能象席子,决不可随便卷曲。匪,通非。)《诗经·小雅·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发如虿(chài)。”(那位美女子,卷发上翘如蝎尾。虿,蝎类毒虫,其尾部有刺,曲而上翘,以此形容卷发之美。)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有卷者阿,飘风自南。”(高高的冈陵,蜿蜒曲折,暴风从南面吹过。阿,大的冈陵。有,语助词,无义。飘风,旋风,暴风。)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”(仲秋八月的狂风,放声怒吼,几层茅草从我屋上被无情卷跑。)“弯曲,捲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捲”,今又简化为“卷”。杜诗用“卷”系仿古。
、
卷通拳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卷通拳
卷音quán。卷,上古属见纽元部;拳,上古属群纽元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卷的本义是弯曲。《说文》:“卷,厀(膝)曲也。”段注:“引申为凡曲之称。”通拳。拳头,握拳;常“拳拳”连用,挚爱,忠诚恳切的样子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,及其广大,草木生之,禽兽居之,宝藏兴焉。”(如果山,拳头般的小石很多,聚集起来继而成就它的高大,草木就生长山上,禽兽栖息山中,宝藏也就在那里产生。)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(捲),救斗者不搏撠。”(解乱丝的人不能攥紧拳头去拉,制止两人斗殴的,不能在相持很紧地方去博击。控,引,拉。救,止。)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敢昧死竭卷卷。”(我斗胆地冒着死竭尽忠诚恳切之情。敢,谦敬副词,冒昧,斗胆。)
卷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卷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卷1-古代汉语字典
卷1juàn
【释义】:
见“卷1”㈡。
卷1-古代汉语字典
卷1
【释义】:
㈠ juǎn ①把物弯曲成圆筒形。后来写作“卷2(捲)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席,不可卷1也。”(匪:非。)也指卷成的圆筒状的东西。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鼓不振尘,旗不解卷1。”引申为收,藏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邦无道,则可卷1而怀之。”秦观《春日杂兴》之三:“志士耻弱植,卷1迹甘饥寒。”(弱植:懦弱无能,不能有所建树。)
㈡juàn ②书籍或字画的卷轴。泛指书卷,书籍。《论衡·商虫》:“书卷1不舒有虫。”陶潜《与子俨等书》:“开卷1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今成语有“手不释卷1”。又用作量词。《论衡·超奇》:“通书千篇以上,万卷1以下。”特指试卷。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凡廷试,帝亲阅卷1累日。”
㈢quán ③弯曲。《诗经·小雅·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1发如虿。”(虿chài:蝎子一类毒虫,尾上翘。)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其小枝卷1曲而不中规矩。”④通“婘”。美好的样子。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:“有女一人,硕大且卷1。”⑤通“拳”。拳头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1石之多,及其广大,草木生之。”⑥通“衮gǔn”。古代帝王或三公穿的礼服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制,三公一命,卷1。”(一命:指增加一命。命,周代官爵的等级,最高为九命。)
卷2-古代汉语字典
卷2
【繁体字】:捲
【释义】:
㈠ juǎn ①卷起,收卷。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五指之更弹,不若卷2手之一挃。”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珠帘暮卷2西山雨。”
㈡quán ②[卷卷]勤苦用力的样子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卷2卷2乎后之为人。”(后:帝王。)③通“拳quán”。拳头。《淮南子·修务》:“及至勇武攘卷2一捣,则摺胁伤干。”(勇武:勇士。摺zhé:拉断。)
卷1-古代汉语字典
卷1quán
【释义】:
见“卷”㈢。
卷2-古代汉语字典
卷2quán
【繁体字】:捲
【释义】:
见“卷(捲)”㈡。
卷-常用古汉语字典
卷juǎn
【繁体字】:捲
【释义】:
[动]①把东西弯曲成圆筒形。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吴敬梓《范进中举》: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。施耐庵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把被卷了,花枪挑着酒葫芦,依旧把门拽上,锁了,望那庙里来。②掀起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③收起,藏起。曹雪芹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逃去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有司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。
卷-常用古汉语字典
卷
【释义】:
(一)juàn[名]书卷,画卷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苏黄共阅一手卷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呈卷,即面署第一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鲁直左手执卷末,右手指卷。[量]书籍一卷轴、一章或一册称一卷。文天祥《指南录(后序)》: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,为一卷。睢景臣《[般涉调]哨遍·高祖还乡》:你丈人教村学,读几卷书。
(二)quán[形]弯曲。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有卷者阿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其小枝,卷曲而不中规矩。
卷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卷juǎ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居轉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見獮合四(見元)
(膝)曲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袞 gǔn
古本切 見混合一(見文) 袞服。古代貴族畫卷龍圖案的禮服。
《禮記·王制》:制三公一命卷,若有加則賜也。〔鄭玄注:卷,俗讀也,其通則曰袞。袞,卷古音同。〕
《禮記·祭義》:天子卷冕北面。
捲 juǎn
居轉切 見獮合四(見元) 把東西捲成筒狀;收起。
《論語·衛靈公》:邦無道,則可卷而懷之。
杜甫《茅屋爲秋風所破歌》;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杜甫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:漫卷詩書喜欲狂。
拳 quán
巨員切 群仙合三(群元) 微小。
《禮記·中庸》: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;及其廣大,草木生之,禽獸居之,寳藏興焉。
婘 quán
巨員切 群仙合三(群元) 美好。
《詩·陳風·澤陂》:有美一人,碩大且卷。
卷1-常用字详解字典
卷1juǎn
捲
篆
□,8画。①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
卷1尺|卷1绕|卷1烟△胶卷1|烟卷1儿。②借大力把东西撮起或裹住
卷1逃|卷1土重来△龙卷1风|风卷1残云。③卷成圆筒形的东西
铺盖卷1。④一种面食
卷1子△春卷1|花卷1。⑤量词。用于成卷的东西
一卷1纸|一卷1胶卷。
卷2-常用字详解字典
卷2juàn
①书籍,亦指可以卷起、展开的字画
卷2帙|卷2轴△画卷2|经卷2|压卷2。②试卷
卷2子△考卷2|答卷2。③书籍的册、本或篇章△上卷2|下卷2|藏书万卷2。④机关分类保存的文件
卷2宗△案卷2。
〈辨〉卷字篆书从卪
声,
读juàn,楷书讹变作卷。卷1的本义为膝部弯曲的后面部分,即腿弯儿,引申义为曲。前五个义项旧作捲,从手卷声。
卷-敦煌俗字典
卷juǎn
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亡兄弟》:“唯願諸親眷屬,三災霧卷,五福雲屯。”
卷-敦煌俗字典
卷juàn
敦研196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七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:“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十。”
敦研020(9-2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受持讀誦,書寫經卷。”
敦研099(2-2)《妙法蓮華經》:“供養經卷、華香、瓔珞。”
敦研030(2-2)《大智度論》:“第廿一卷。”
敦研004(2-1)《優婆塞戒經》:“優婆塞戒業品之餘卷第七。”
S.2073《廬山遠公話》:“遠公蒙夢中驚覺,悵忘(惘)非常,遂乃起坐,念涅槃[經]數卷。”
S.5594《開元釋教大藏經目錄》:“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四卷。”
S.6672V題記:“僧比丘戒榮獨得一卷。”
卷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卷juǎn捲
【释义】:
①
把片状的东西弯转成圆筒形或半圆形
把凉席卷起来|刀刃儿卷了|卷铺盖|卷帘子|卷根烟抽|卷裤腿|卷舌音。→②
强力裹挟、带动或掀起
狂风卷着巨浪|马车过后,卷起一片尘土|木材被洪水卷走了◇街上的行人也都卷进了游行队伍。→③
弯转成圆筒形的东西
把行李捆成一个卷儿|纸卷儿|烟卷儿|蛋卷儿。④
用于成卷的东西
一卷纸|一卷铺盖|一卷胶卷。
另见juàn。
卷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卷juàn
【释义】:
①
用于书籍的本册或篇章
第一卷|下卷|卷二。→②
书本;字画
开卷有益|手不释卷|画卷|长卷。
③
机关里保存的文件
卷宗|案卷|调(d iào)卷。
④
考试时写答案的纸
交卷|阅卷|试卷。
另见juǎn。
卷-汉字异读字典
卷
㈠juǎn ①把东西弯曲裹成圆筒形。如:把席子卷起来。②收起来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有司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。”《集韵》:“卷,一曰收也。”
㈡juàn ①〔语〕书卷。如:手不释卷。②〔引〕指试卷。如:阅卷。③〔引〕指机关里的案卷。如:调卷。
㈢quán ①〔引〕原指膝曲,引申为凡曲之称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其小枝,卷曲而不中规矩。”②〔通〕通“圈”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面之多。”③〔通〕通“婘”。好貌。《诗·陈风·泽陂》:“有美一人,硕大且卷。”④〔通〕通“惓”。如:卷卷:(1)忠诚;恳切。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敢昧死,竭卷卷。”(2)零落貌。韩愈《秋怀》诗:“卷卷落地叶,随风走前轩。”
㈣quān 〔专〕古邑名。在今河南原阳西北。
㈤gǔn 〔通〕通“衰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制,三公一命卷。”郑玄注:“三公八命矣,复加一命,则服龙衰。”
卷-金瓶梅字典
卷
juàn 《广韵》:弮,曲也,又书弮,今作卷。 居倦切 山合三去缐见
①书卷。 印上几千卷,装钉完成。(五七12上10)
②特指宝卷,一种说唱文学。 你家又不死人,平白交姑子家中宣起卷来了。(五一20上4)
③通“眷”。 西门庆因问:“府上宝卷有多少来往?”(七七3下4)
卷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卷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