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藜

藜(藜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藜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脂來li)通用,雙聲,質脂陰入對轉,歌脂旁轉

    銀雀山竹簡《孫臏兵法·陳忌問壘》:“疾利者,所以當(溝)池也。”“疾利”又作“蒺藜”、“疾犁”。張震澤《孫臏兵法校理》説蒺藜本為野生植物,果實有硬刺,能傷人。軍用蒺藜即像此物而用鐵或木制成。《墨子·備城門》作“疾犁”。又《六韜·虎韜·軍用》:“敗步騎,要窮寇,逐走北,狹路微徑張鐵蒺藜……”又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·困》六三:“困于石,號〈據〉于疾莉,入于其宫,不見其妻,凶。”“疾莉”通行本《易》作“蒺藜”。又睡虎地秦簡《倉律》:“入禾倉,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户。”整理小組説“比黎”一名“芘莉”、“芘籬”、“黎芘”。《集韻》:“莉,草名,一曰芘莉,織荆障。”即荆笆或籬笆。

  • 藜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藜lí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一种草本植物。嫩叶可吃,茎坚硬,可做拐杖。《吕氏春秋·慎人》:“孔子穷于陈、蔡之间,七日不尝食,藜羹不糁。”(穷:困窘。糁sǎn:以米和羹。)陆游《秋晚登城北门》:“幅巾藜杖北城头。”

  • 藜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藜lí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野菜名。俗称灰菜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,粝粢之食,藜藿之羹,冬日麑裘,夏日葛衣,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。

  • 藜-敦煌俗字典

    藜lí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藜:藿。”“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。”

  • 藜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藜lí*蔾②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挺直粗壮,叶略呈三角形,夏秋开黄绿色小花,种子黑色,有光泽。嫩叶可以食用,老茎可以制作手杖,种子可以榨油,全草可以做药材。也说灰菜。〇②[蒺藜]jílí,见“蒺”。

  • 藜-金瓶梅字典

    lí 《广韵》:藜藿。 郎奚切 蟹开四平齐来

    植物名,其茎坚老者可以为杖。 扶藜杖,径丘壑。(五五14下8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