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(涼)是什么意思
涼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涼liáng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吕張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來陽開三(來陽) 薄(酒)也,又寒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輬 liáng
吕張切 來陽開三(來陽) 輼輬。本安車,可以卧息。後因載
,飾以柳翣,故遂爲
車。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七月丙寅,始皇崩於沙丘平臺。……棺載輼涼車中。〔《漢書·霍光傳》作輼輬。〕
諒 liàng
力讓切 來漾開三(來陽) 誠信。
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民之罔極,職涼善背。〔鄭箋:涼,信也。陳啓源云:涼本與諒通訓。〕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君子作法於涼,其敝猶貪。
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盡涼陰之哀,天下應之。〔顔師古云:涼,讀曰諒。〕
涼-难僻字字典
涼liáng
【同音字】:良
【释义】:
(又读liàng亮)“凉”的异体字。
涼-敦煌俗字典
涼liáng
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十二月時景兼陰晴雲雪諸節》:“中旬 示(赤)日如火,雲周若峰。一點風來,即知深暑;纖毫樹影,便欲納涼。”按:宋代洪邁《容齋三筆》卷十三“五俗字”條:“書字有俗體一律不可復改者,如‘沖’、‘涼’、‘況’、‘減’、‘決’五字,悉以‘水’爲‘冫’(筆陵切,與‘冰’同),雖士人劄翰亦然。《玉篇》正收入于《水部》中,而‘冫’部之末亦存之,而皆注云‘俗’。”此即其例也。
S.4642《發願文範本等》:“李十一父 嘗聞真乘總至用之力,沛甘露而灑四河;法王示戢濟之勳,普涼雲而清万劫。”“南火相流,退流炎而欲半;西風飋
,報涼氣而新飛。”S.4642《發願文範本等》:“則有我當筵法將五涼璨公,皇化高明,桑門秀傑;俊辯天啟,英才神資;博達四流,洞明三教。”
S.4642《發願文範本等》:“可谓甘涼兰桂,香喷流沙。”
涼-金瓶梅字典
涼(凉)
liáng 《广韵》:薄也,亦寒凉也。 吕张切 宕开三平阳来
寒凉。 如今又是秋涼了。(五六3下9)
涼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涼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