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(隴)是什么意思
陇通垄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陇通垄
陇音lǒng。陇和垄上古同属来纽东部,同音通假。陇的本义是山名,即陇山。陇山在甘肃,故相沿简称甘肃为“陇”。《说文》:“陇,天水大阪也。”通垄,土岗子,田埂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自此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”(从此之后,冀州的南部,汉水的南边,再没有山的阻隔了。陇,通垄,大土岗,这里泛指山。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羽非有尺寸乘势,起陇亩之中,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。”(然而项羽没有丝毫的凭借,却乘势在民间兴起,不过三年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秦朝,分割天下,又封赏王侯。尺寸,量词用作名词,喻微小。将,带兵,率领。)
陇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陇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陇-古代汉语字典
陇lǒng
【繁体字】:隴
【释义】:
①山名。在甘肃与陕西交界处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遂逾陇。”又地名。今甘肃一带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人若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。”今成语有“得陇望蜀”。②高丘。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鸣驺入谷,鹤书赴陇。”(鸣驺:指前呼后拥的随从。鹤书:书体名,又称鹤头书。古代诏书用之,因借指诏书。)特指坟墓。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墓门兮肃肃,修陇兮峨峨。”(峨峨:高的样子。)[陇断]山丘,山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陇焉。”③田埂。白居易《观刈麦》:“小麦覆陇黄。”也指农作物的行。杜甫《晚登瀼上堂》:“山田麦无陇。”[陇亩]田野,田地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乘势起陇陇之中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躬耕陇陇。”
陇-通假字小字典
陇lǒng
力踵切(来肿合三) 来东上
山名。陇山在甘肃,因称甘肃为“陇”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“陇,天水大阪也。假借为垄。”
通“垄”lǒng 力踵切(来肿合三) 来东上 田埂,丘垄。
然羽非有尺寸,乘势起陇亩之中。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——然而,项羽没有丝毫的凭借,却乘势兴起于民间。〔羽:项羽。 尺寸:意为些微凭借,喻指权势或土地。〕
亮躬耕陇亩。(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)——诸葛亮亲身在田地里耕种。
陇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陇lǒng隴
【释义】:
①
陇山,山名,在甘肃和陕西交界的地方。→②
甘肃的别称
陇海铁路|陇西高原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