戮(戮)是什么意思
戮通勠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戮通勠
戮音lù。戮和勠上古同属来纽觉部,同音通假。戮的本义是斩,杀戮。《说文》:“戮,杀也。”段注:“亦假戮为勠。”通勠,并力,合力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,戮力同心,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。”(从前,我们晋献公和秦穆公互相友好,合力同心,并用盟誓来申明这种友好关系,再用婚姻加强这种关系。逮,古,依杨伯峻说。昏,同婚。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,将军战河北,臣战河南。”(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来攻打暴秦,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,我在黄河以南作战。)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是故身率妻子,戮力耕桑,灌园治产,以给公上。”(因此我亲自率领妻子儿女尽力耕田植桑,浇灌田园,整治产业,来供给官府的赋税。)
戮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戮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戮-古代汉语字典
戮lù△
【繁体字】:剹
【释义】:
①杀戮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我戮之不祥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杀戮无罪。”又特指陈尸示众。《吕氏春秋·离谓》:“于是杀邓析而戮之,民心乃服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禹杀而戮之。”②羞辱,耻辱。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必为天下戮笑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“身死国亡,为天下大戮。”(为:成为。)③[戮力]并力,合力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戮一心,股肱周室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臣与将军戮戮而攻秦。”
戮-常用古汉语字典
戮lù
【释义】:
[动]斩,杀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君之惠,不以累臣衅鼓,使归就戮于秦,寡君之以为戮,死且不朽。《战国策·荆轲刺秦王》:父母宗族,皆为戮没。
戮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戮lù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力竹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來屋開三(來幽) 殺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勠 lù
力竹切 來屋開三(來幽) 合力,并力。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無暇者可以戮人。
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戮力同心。〔《後漢書·袁紹傳》作勠力。〕
《國語·齊語》:與諸侯戮力同心。〔韋昭注:戮,并也。〕
《公羊傳·桓公十年》何注:明舉國無大小,當戮力拒之。〔《釋文》云:字亦作勠力。〕
《公羊傳·僖公五年》何注:言滅者,臣子與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辭也。〔戮,《釋文》云:又作勠。〕
僇 lù
力竹切 來屋開三(來幽) 羞辱。
《書·甘誓》:不用命戮于社。〔《史記》戮作僇。《墨子·明鬼》引同。〕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申之會,越大夫戮焉。〔《史記·楚世家》作僇。〕
戮-难僻字字典
戮lù
【同音字】:路
【释义】:
①杀。如:诛戮。亦作“剹”。②合力。如:同心戮力。亦作“勠”。
戮-通假字小字典
戮lù
力竹切(来屋合三) 来觉入
斩杀。《说文》:“戮,杀也。”段注:“古文或假翏为之,又‘勠力’字亦假戮为勠。”
通“勠”lù 力竹切(来屋合三) 来觉入 勠力:并力;尽力。
戮力同心,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。(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)——齐心合力,用盟誓加以申明,再用婚姻加重这种关系。
项羽曰:“将戮力而攻秦,久留不行。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——项羽说:“本应大家合力攻秦,却长时间停留不前。”
吾虽薄德,位为蕃侯,犹庶几戮力上国。(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)——我虽然才德菲薄,学识肤浅,身居蕃侯之位,但还是几乎竭尽全力来为国家。
戮-敦煌俗字典
戮lù
甘博004-3《賢愚經》:“王不能違,赦不形(刑)戮。”Φ096《雙恩記》:“屠宰煞戮於牛羊,捕獵羅釣於魚雀。”
S.238《金真玉光八景飛經》:“金玄守上宮,神虎戮天精。”
S.799《隸古定尚書》:“作畏殺戮,毒痡四海。”按:“畏”今本《尚書》作“威”。“功多有厚賞,弗迪有顯戮。”[隸古定字]
S.799《隸古定尚書》:“其於爾躬有戮。”[隸古定字]
戮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戮1lù*剹
【释义】:
杀
杀戮1。
戮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戮2lù*勠
【释义】:
〈文〉并
戮2力同心。
戮-金瓶梅字典
戮
lù 《广韵》:刑戮。说文,杀也。 力竹切 通合三入屋来
诛杀。 你等持刀戮死苗天秀。(四七10上1)其误国之罪,可胜诛戮。(十七5上7)
戮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戮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