瞢(瞢)是什么意思
瞢-古文字通假字典
瞢
(蒸明menɡ)讀為夢(蒸明menɡ),雙聲叠韻
睡虎地秦簡《日書》甲《詰咎》:“一宅之中毋(無)故室人皆疫,多瞢未死,是是
鬼貍(埋)焉,其上毋草,如席處。”劉樂賢《睡虎地秦簡〈日書·詰咎篇〉研究》“瞢未”讀為“夢寐”。又:“鬼恒為人惡瞢,
(覺)而弗占,是圖夫。”按《説文》:“瞢,目不明也。从苜,从
。
,目數摇也。”文獻或用同夢。《廣韻》送韻:“瞢,雲瞢澤,在南郡,亦作夢。”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正南曰荆州,其澤藪曰雲瞢。”
瞢-古代汉语字典
瞢méng
【释义】:
①眼睛看不清楚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其下有草焉……可以已瞢。”(已:止。)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瞪瞢忘食。”引申为昏暗不明。屈原《天问》:“冥昭瞢暗,谁能极之?”(冥昭:幽暗与光明,指昼夜。瞢暗:指昼夜未分的混沌不明的状态。极:穷究。)又引申为不明事理,糊涂。陆龟蒙《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》:“孱孙诚瞢昧。”(孱:弱小。)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生忽若惛睡,瞢然久之。”②忧闷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不与于会,亦无瞢焉。”(与yù:参与。会:盟会。)③惭愧。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臣得其志,而使君瞢。”④通“梦”。做梦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上》:“公瞢见二丈夫立而怒。”
瞢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瞢méng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莫中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明東開三(明蒸) 目不明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夢 mèng
莫中切 明東開三(明蒸) 做夢。
《晏子春秋·内篇諫上》:召占瞢者至。〔孫星衍云:瞢,古借爲夢字。〕
《晏子春秋·内篇雜下》:景公瞢與二日斗不勝。晏子曰:請召占瞢者。
瞢-难僻字字典
瞢méng
【同音字】:盟
【释义】:
眼睛迷糊。如:目光瞢然。
瞢-敦煌俗字典
瞢méng
敦研155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其心
瞢。”
敦研041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貪嗜飲食,其心□瞢。”
瞢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瞢méng
【释义】:
〈文〉眼睛不明亮
目光瞢然。
瞢-汉字异读字典
瞢
㈠méng ①目不明。《太玄·瞢》:“瞢腹睒天,无能见也。”②烦闷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不与于会,亦无瞢焉”。③惭愧。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有
瞢容。”《广雅·释诂》:“瞢,慙也。”
㈡mèng 〔通〕通“梦”。我国古代湖泽名、即“云梦”。汉以前甚广大。自晋以后或专指洞庭湖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子文初生,弃于瞢中”。颜师古注:“瞢,云瞢泽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