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(彌)是什么意思
彌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彌mí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武移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微支開四(明脂) 《玉篇》:大也,徧也,甚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弭 mǐ ㄇǐ 綿婢切 微紙開四(明支) 停止。
《管子·四稱》:不彌人争。〔張文虎云:彌與弭古通。〕
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白誅故定陵侯淳于長,以彌亂發姦,登大司馬,職在内輔。〔顔師古云:彌讀曰弭,止也。〕
彌-敦煌俗字典
彌mí
敦研195《大方廣三戒經》:“速成男子身得見於彌勒。”按:《集韻·支韻》:“彌,大也。或作弥。”
P.2173《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》:“氤臥病林藪,杜迹彌年。”按:《玉篇·弓部》:“彌,大也,偏也。
,亦同彌。”
浙敦026《普賢菩薩說證明經》:“釋迦涅槃後,彌勒未興世,衆生有所疑,如何爲說之?”
S.6983《妙法蓮華經·觀世音顯聖圖》:“或在須彌峯,爲人所推墮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(上二)正,(下)通用。”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彌-金瓶梅字典
彌( 弥)
mí 《广韵》:益也,长也,久也。武移切 止开三平支明
①满。 许多亲邻堂客女眷都送礼来,与官哥儿做彌月。(三一5下6)二十八日小儿彌月,请列位嫂子过舍光降光降。(七二23上9)
②弥合,粘封。 一面写就一纸状子,拿手备拜帖,彌封停当。(九八3下5)讨了手帕银子出来,又没人封,自家在柜上彌封停当。(五一19上7)
③佛教梵语记音字。 小沙彌拿着茶托递茶去。(四九12上10)
彌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彌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