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(繆)是什么意思
繆-古文字通假字典
繆
(幽明mou)4
繆-古文字通假字典
繆
(幽明mou)讀為穆(覺明mu),雙聲,幽覺陰入對轉
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乙本卷前古佚書《十六經·姓爭》:“繆繆天刑,非德必頃(傾)。”繆與穆通,文獻例甚多。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葬宋穆公。”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“穆公”作“繆公”。
繆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繆miù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靡幼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微幼開四(明幽) 枲之十絜(麻一耑爲絜)也,一曰綢繆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樛 jiū
居蚪切 見幽開二(見幽) 絞結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其妻魯人也,衣衰而繆絰。〔鄭注:繆,當爲木樛垂之樛。《疏》:樛謂兩股兩交也。〕
《漢書·外戚傳下》:即自繆死。〔注:繆,絞也。〕
繚 liáo
盧鳥切 來篠開四(來宵) 繚繞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繆繞玉綏。
勠 lù
力竹切 來屋開三(來幽) 合力,并力。
秦《詛楚文》: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(寔)繆力同心,兩邦若壹,絆以婚姻。
謬 miù
靡幼切 微幼開四(明幽)
(一)乖錯。
《莊子·盗跖》:多辭繆説,不耕而食,不織而衣,摇脣鼓舌,擅生是非。〔《釋文》:繆音謬。〕
《荀子·儒效》:術繆學雜,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,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。
《荀子·非相》:遠舉則病繆,近世則病傭。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毁譽賞罰之所加者,相與悖繆也,故法禁壞而民愈亂。
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不能詩,於禮繆。〔鄭玄注:繆,誤也。《釋文》:繆音謬。〕
《禮記·大傳》:五者一物紕繆,民不得其死。〔《釋文》:繆音謬,本或作謬。〕
《禮記·經解》:《易》曰:君子慎始,差以豪氂,繆以千里,此之謂也。〔鄭玄注:繆音謬。〕
《史記·高祖本紀贊》:秦政不改,反酷刑法,豈不繆乎?
(二)詐僞。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繆與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
《説苑·政理》:故誅賞不可以繆,誅賞繆則善惡亂矣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臨邛令繆爲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〔顔師古云:繆,詐也。〕
《風俗通義·羽》:角聲繆者則其民怨。
穆 mù
莫六切 明屋開三(明覺)
(一)昭穆。古時宗廟或墓地所列次序,左昭右穆,以父子輩遞爲昭穆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分未定也,則有昭繆。
《禮記·大傳》:序以昭繆,别之以禮義。
(二)虔誠。
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:武王克殷二年,天下未集,武王有疾,不豫,群臣懼,太公召公乃繆卜。〔《集解》引徐廣云:古書穆字多作繆。〕
(三)穆然,静思。
《孔子家語·辨樂》:孔子有所繆然思焉。
繆-敦煌俗字典
繆miào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繆-金瓶梅字典
繆
(一)móu 《广韵》:丝千累。 莫浮切 流开三平尤明
[綢繆]chóu móu,緾绵。 例见“綢”字条。
(二)miù《广韵》:纰缪。 靡幼切 流开三去幼明
错误不当,谦辞。 学生匪才薄德,繆承过誉。(五八5下3)
繆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繆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