抹(抹)是什么意思
抹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抹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抹-古代汉语字典
抹
【释义】:
㈠ mǒ ①涂抹。杜甫《北征》:“晓粧随手抹。”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:“淡粧浓抹总相宜。”②[抹摋]磨灭,勾销。韩愈《贞曜先生墓誌》:“唯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抹。”后来写作“抹杀”。
㈡mò ③轻按,弹奏弦乐的一种指法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轻拢慢撚抹复挑。”④[抹胸]古代一种内衣。今俗称兜肚。李煜《谢新恩》之三:“泪沾红抹抹。”
抹-古代汉语字典
抹mò
【释义】:
见“抹”㈡。
抹-常用古汉语字典
抹
【释义】:
(一)mǒ[动]用手按着东西移动。吴敬梓《范进中举》:替他抹胸口。
(二)mò[动]①紧贴。曹雪芹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。②弦乐指法之一。食指向内为抹。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轻拢慢捻抹复挑。
抹1-常用字详解字典
抹1mǒ
从手末声,形声,
,8画。①勾掉;除去
抹1杀|抹1零。②擦拭
抹1嘴|抹1泪。③涂抹
抹1粉△涂脂抹1粉。
抹2-常用字详解字典
抹2mò
①涂上再弄平
抹2墙|抹2面。②紧挨着绕过
转弯抹2角。
抹3-常用字详解字典
抹3mā
①揩;擦
抹3布|抹3桌儿。②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
抹3脸|抹3下袖子。
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抹mā
【释义】:
①
擦
把桌子抹一抹|抹布。〇②
用手按着向某一方向移动
从手腕上抹下一副镯子|往后抹一抹头发|把帽子抹下来。
另见mǒ;mò。
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抹mǒ
【释义】:
①
涂上;搽
抹雪花膏|抹点糨糊|涂脂抹粉|淡妆浓抹|涂抹。→②
涂掉;除去
从名单上抹掉了几个名字|抹杀|抹零。→③
擦拭
吃过饭把嘴一抹就走了|抹眼泪。→①
用于云霞、阳光等
一抹红霞|一抹斜阳。
另见mā;mò。
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抹mò
【释义】:
①
用泥、灰等涂在物体的表面并弄平
抹墙|抹水泥地。→②
擦着边绕过
拐弯抹角。
另见mā;mǒ。
抹-汉字异读字典
抹
㈠mǒ 涂;搽。如:抹粉。②擦;擦掉。如:抹眼泪。③闪过;一擦而过。元好问《太原赠张彦远》诗:“惆怅流年如电抹。”④轻微的痕迹。秦观《泗州东城晚望》诗:“林梢一抹青如画。”
㈡mò ①〔引〕把泥灰涂上再抹平。如:抹墙。②〔引〕紧靠着绕过去。如:转弯抹角。③〔引〕紧贴着。如:抹胸:兜肚。④〔引〕手指轻按。奏弦乐指法的一种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轻拢慢捻抹复挑。”
㈢mā ①〔引〕擦。如:抹桌子。②〔引〕按着向下除去。如:抹下帽子。
抹-金瓶梅字典
抹
(一)mǒ 《广韵》:抹摋,摩也。 莫拨切 山合一入末明
通“瀎”。《广韵》:“瀎,涂拭。”莫拨切。 朱唇上不抹胭脂,似抹胭脂。(五二19上7)
(二)mò得音同上。
①通“袜”。《广韵》:“袜,袜肚。”莫拨切。脱然而逝,身上止着一件红绫抹胸儿。(六二19上8)
②通“𧻙”。《广韵》:“𧻙,越。”莫白切 梗开二入陌明
紧贴着绕过。 于是来来去去,转弯抹角,径入构栏李桂姐家。(六九11下5)抹转葡萄架到松竹深处。(五二12下4)
(三)mā
①通“㩢”。《集韵》:“㩢,拭也”。莫八切 山开二入
明
擦拭。 抹得桌子干净。(三6上9)
②通“眽”。《广韵》:“说文曰,目邪视也。”莫获切 梗开二入麦明
斜视。 灯影儿里斜将眼稍儿抹,唬的我脸红霞。(四一4下9)把我不住了偷晴儿抹。(五三4下10)
(四)当作“採”cǎi,形近讹。被经济抹过顶发,儘力打了几拳头。(八九2下6)
抹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