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睨

睨(睨)是什么意思

  • 睨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睨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睨n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斜着眼看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睨而不视。”(视:正眼看。)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击柱。”泛指视,望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忽临睨夫旧乡。”王湾《奉使登终南山》:“向晚睨城邑。”②偏斜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。”③通“婗”。小儿。《墨子·杂守》:“睨者小五尺,不可卒者,为署吏。”(卒:用如动词,当兵。署:官府。)

  • 睨-难僻字字典

    睨nì

    【同音字】:逆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斜着眼睛看。②见“睥(pì)睨”。

  • 睨-敦煌俗字典

    睨nì

    P.2717《碎金》:“睥睨:疋契反,五计反。”

  • 睨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睨n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文〉斜着眼看睨视。

  • 睨-金瓶梅字典

    睨(眤)

    nì 《广韵》:睥睨。 五计切 蟹开四去霁疑

    斜视。 扭回粉颈,斜睨秋波。(五二17上11)睨视妇人,云环斜亸,酥胸半露。(二八1上10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