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,专注于成语、字典、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,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,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、汉字和词语,提升国学素养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溺

溺(溺)是什么意思

  • 溺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沃泥ni)

  • 溺通尿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
    溺通尿

    溺音niào。溺和尿上古同属泥纽药部,同音通假。溺的本义是水名。《说文》:“溺,溺水也。”通尿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夫爱马者以筐盛矢,以蜃(shèn)盛溺。”(喜欢马的人,用精美的竹筐装着马粪,用珍贵的大蛤蜊壳去接马尿。矢,通屎。)《史记·范睢列传》:“睢详死,即卷以箦(zé),置厕中,宾客饮者醉,更溺睢。”(范睢假装死了,魏齐就派人用竹席卷着他,放在厕所中,饮酒的宾客醉了,轮流往范睢身上撒尿。详,同佯,假装。)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每薄暮下管键,矢溺皆闭其中,与饮食之气相薄。”(每到傍晚就上锁,犯人们屙的屎尿都关闭在牢房里,与食物气味相混杂。矢,通屎。)

  • 溺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溺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nì△①淹没在水里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”李白《天门山铭》:“卷沙扬涛,溺马杀人。”比喻陷入危难。谢灵运《述祖德诗》之二:“拯溺由道情,龛暴资神理。”(龛kān:通“戡”。平定。)②沉湎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郑音好滥淫志,采音燕女溺志。”(燕女;指安于女色。)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,溺于利者则伤名。”

    ㈡niào ③尿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中热,故溺赤也。”又为撒尿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王出而呵之曰:‘谁溺于是?’”

  • 溺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溺niào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溺”㈡。

  • 溺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溺n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动]①沉湎,沉溺。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: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岂独伶人也哉?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溺于辞。②淹没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有余人。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有观溺于水而于火者,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,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?

  • 溺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溺nì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奴歷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泥錫開四(泥藥) 溺水。自張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弱 ruò 而灼切 日藥開三(泥藥) 古人稱水淺或地僻不通舟楫者爲弱水,意謂水弱不能勝舟。

    《楚辭》屈原《大招》:東有大海,溺水浟敝只。

  • 溺1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溺1nì

    从水弱声,形声,,13画。①淹没在水里溺1死|溺1婴。②沉迷不悟;过分溺1爱|溺1信△沉溺1。

  • 溺2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溺2niào

    同“尿”便溺2。

    〈辨〉溺字从水,本义为古水名,又名弱水,即今甘肃额齐纳河,读ruò。又读nì,借用为淹溺字。

  • 溺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溺nì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淹没溺水而死|溺婴。→②沉迷而没有节制溺爱|沉溺。

    另见niào。

  • 溺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溺niào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同“尿”。

    另见nì。

  • 溺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nì ①淹没。如:溺死。②沉湎;无节制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学者溺于所闻。”

    ㈡niào 〔通〕同“尿”。小便。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宾客饮者醉,更溺睢。”

  • 溺-金瓶梅字典

    溺(尿)

    (一)niào “尿”异体,见《广韵》。

    小便(动词)。 养儿不在阿金溺银,只要见景生情。(十三11上8)一个人惯溺床。(五二10上10)睡晚了,不想又溺下了。(五二10上10)

    (二)nì 《广韵》:溺水。 奴歷切 梗开四入锡泥

    ①落水淹没。缆断舟沉。

    身丧长江里,回首家乡,无人稍书寄。溺死孤魂来受甘露味。(六六9下7)

    ②沉缅无节制。 贪欢不管生和死,溺爱谁将身体修。(64上6)

    (又讹成:潜)

  • 溺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