狃(狃)是什么意思
狃-古文字通假字典
狃
(幽泥niu)疑讀鈕(幽泥niu)或紐(幽泥niu),雙聲叠韻
《璽彙》二五二六:“狃欺。”何琳儀《古文字典》疑讀為鈕或紐。按紐姓見《續通志·氏族略七》,鈕姓見《廣韻》有韻引何氏《姓苑》。
狃-古代汉语字典
狃niǔ
【释义】:
①习以为常,习惯。《诗经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:“将叔无狃,戒其伤女。”(将:希望。女rǔ:你。)引申为囿,局限。陆九渊《与黄日新书》:“彼狃于习俗,蔽于闻见。”②贪图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嗛嗛之食,不足狃也。”(嗛嗛qiànqiàn:微少的样子。)苏轼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狃于功利,虑患不深。”③任,充当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日君乏使,使臣狃中军之司马。”(日:往日,从前。)
狃-难僻字字典
狃niǔ
【同音字】:扭
【释义】:
①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。如:狃于习俗。②拘泥,局限。如:狃于见闻。③贪。
狃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狃niǔ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沿袭;拘泥
狃于陋习|狃于成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